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毕业班如何应对升学考?
暑假渐渐远去,新学期马上到来。一年级、初一、高一新生如何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六年级、初三、高三新生如何应对紧张的升学考试?本期求学指南特别邀请多位资深老师,为六类新生进行入学指导,为家长提供一份可操作的入学手则。记者邓仲谋
一年级新生:养成8个习惯
一年级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段。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五项准备,包括:意识的培养、行为的规范、习惯的养成、能力的训练、知识的衔接。以习惯为例,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养成8个习惯:听课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做笔记的习惯、发言的习惯、做作业(包括预习、复习)的习惯、思维的习惯、规则任务的习惯、制订计划的习惯。卓越教育小学教学处老师黄佳敏建议,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要以身作则,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同时,在培养习惯过程中不要有例外。
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业内人士表示,要培养孩子一心一意、认真做事的习惯,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每天20分钟的亲子阅读,其间要求孩子不吃东西、不站起来走动等。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六年级新生:分阶段制定小目标
由于小升初竞争激烈,学生进入六年级基本意味着高强度学习的开始,如何对这一年的学业进行规划呢?
广州新东方泡泡小升初老师倪悦敏认为,在保持优势科目,提升弱势科目的大目标下,六年级新生要分阶段分时间制定数个小目标。“9月开学以后,要开展第一轮的地毯式复习,摸清小学知识的脉络,对1~6年级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建立稳定的知识框架;寒假期间,要以思路、方法为主线,以题论法,注重学习技巧的总结;明年下学期开始以具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为主,建立错题档案,掌握一些应试技巧。”
小升初政策变化大,做家长的也不容易。学大教育资深老师认为,家长要及时了解最新资讯,比如参加小升初讲座。曾有一位丘妈妈两年前开始参加小升初讲座,每一场都没落下,今年她的孩子升小六了,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冲刺育才实验。倪悦敏老师提醒,六年级上学期,可以先对几所心仪的学校进行一个大体了解,过了寒假,孩子的学习水平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基本稳定后,再来评估自己孩子的实力,预估可以填报的学校。
初一新生:正确面对成绩波动
学生刚上初中,在新学期之初通常对学校的一切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经过约一个月时间的学习,他们会感到初中的课程多了,难度大了,成绩差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下降现象。另外,小学时那种“大家都是99分100分”的现象,在初中开始两极分化,有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出现失落、焦虑、压抑和厌学等症状。
卓越教育中学教学处校长黄小红认为,小学升上初中,因内容增多出现成绩倒退是一个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升上初一后,除了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接触机会不多,不像小学阶段一样教师形影不离,面面俱到。而且,初中学科量大,自学的时间增多了,这就更需要同学们提高自律性与自觉性,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
初三新生:化解各种升学焦虑
就读于越秀区某中学的刘同学,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学生,但最近表现得有些沉默,原来刘同学初二期末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家长有些着急,言语之间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了孩子。学大教育资深老师认为,初三新生的焦虑大部分来自升学压力,也有一部分来自父母,学生和家长都要摆正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