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大学生小颜读书时,不慎将纸片掉进床头灯的灯罩里,不一会闻到一股焦糊味,纸片也跟着冒烟,差点引来大祸。小颜纳闷,床头灯在大学寝室里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大家习惯把它夹在床头,用于看书学习。但这看似小巧方便的床头灯,难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准备了一台学生们常会用到的床头灯,本期《生活实验室》将为您做床头灯燃物的实验。
实验地点:本报社会新闻部办公室
实验人员:2名大三学生、本报记者
实验工具:夹座床头灯一盏,25瓦、40瓦、60瓦、100瓦球形灯泡各 一只,纸巾、棉布、塑料袋若干
实验步骤
1.先把一只功率为25瓦的球形小灯泡安装在床头灯上,打开开关点亮后,将一小张纸巾和一块棉布与灯泡接触。5分钟后,纸巾和棉布被烤黄,铁皮灯罩烫手。
2.换上一只功率为40瓦的球形灯泡,重复上述的操作。5分钟后,纸巾泛黄,随后开始冒烟、变焦。再将一块棉布放在灯泡下,一两分钟后,就闻到了一股烧焦味,棉布也开始冒烟。这时,铁皮灯罩非常烫,手不敢碰触。将塑料袋套在灯罩上,2秒后塑料袋变形,烤硬。
3.换上一只功率为60瓦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操作。灯泡点亮5分钟,与灯泡接触的纸巾、棉布都变黄、变焦,冒烟明显。如长期间将纸巾与灯泡接触,纸巾可燃。记者将塑料袋缠在灯罩上,袋子随即开始融化,轻扯有明显的拉丝现象。
4.将功率为100瓦的大灯泡装在床头灯上,重复上述操作。同样,灯泡点亮不到5分钟,接触灯泡的纸巾和棉布泛黄,变焦,铁皮灯罩也很烫手。手臂靠近床头灯,明显感觉到热。
实验结果
将床头灯打开5分钟,25瓦、40瓦、60瓦、100瓦的灯泡与纸巾、棉布接触,都可以将它们烤黄,变焦,而且灯泡的瓦数越大,升温速度也越快。
床头灯开的时间越久,灯泡和铁皮灯罩越烫,人体皮肤不小心碰触后,易烫伤。而灯泡与可燃物接触,也易引燃,发生危险。
专家提醒
床头灯最好选用LED灯管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卢进军说,白炽灯泡也叫电热灯泡,通电后一个白炽灯泡所发出的可见光能是通电能量的6%左右,而体积相同的灯泡,瓦数越高,表面温度越高。卢进军说,选灯时注意观察灯罩,应选隔热效果好的、不易燃、不易导热的灯罩。现在有一些价格较高的台灯,都会在灯管或灯泡后加设冷光碗,这样可以有效阻热。另外,在选购床头灯时,可以使用节能灯泡或荧光灯管,因为这些灯管发光是通过电化学过程,其中产生的热量比较小,看书照明选择3瓦的节能灯管就比较合适,但最好选用LED灯管,这样既安全,也不会刺激使用者的眼睛。
卢进军提醒:“床头灯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白炽灯泡长时间地烘烤易燃品,还要注意灯罩也会发烫伤人。”
(西安晚报-西安新闻网 刘晓云 龚伟芳 康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