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进入留学旺季,多场大型教育留学展将轮番抢滩上海。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今天发布了《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受访的7000多位海归大多都是80后,年龄集中在20到30岁。调查表明,目前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但求职并不容易。
薪酬要求趋理性
随着海外镀金的人越来越多,海归不再是职场上的香饽饽。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部分受访者表示,回国后找工作并不容易,想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和科研机构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对薪酬的要求也趋于理性。
工作经验是影响海归薪酬的最主要原因。无论是工作几年再去留学“充电”,还是毕业后在海外积累经验后回国,能够求得高薪职位的海归,基本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作经验。
仅一成多进外企
中国海归“回流”现象日趋明显,每年有大量的海归选择回国就业,海归就业压力也在不断攀升。调查显示,2011年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18.62万人,比2010年增长37.7%,而近6成海归毕业于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
通常,人们会认为,海归回国就业都会优先选择外资企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外企求职压力的增加,海归们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对企业性质和薪酬水平的要求逐年下降,求职之路已越来越多元化。据调查,仅有11.3%的海归最终会进入外企工作,但有71.2%的海归选择了私企。此外,也有部分海归选择自主创业。
“剩男剩女”较多
除了职场现状和薪酬,海归们的幸福感和心理状态也同样值得关注。调查显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工作压力、国内职场的适应程度、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和个人婚姻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显示,海归的幸福指数并不高,只有不到半数的海归对目前工作较为满意,另有6.6%表示非常不满。这种不满源于海归求职的心理落差,尤其是毕业于海外名校的海归,对自身的定位普遍较高,对工作和薪酬都有一定的期望值。此次调查中,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的海归对于年薪的期望值最高,达到了34.8万元,高出实际66.7%。
工作压力也在“压垮”海归的幸福指数。43.4%的海归认为工作压力较大,5.5%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
此外,多数海归们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个人问题,“剩男”“剩女”较多,婚姻状况普遍堪忧。在此次受访的海归中,已结婚并生子的海归只有12.7%,单身海归高达58%。(新民晚报 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