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应届生“闪辞”是与现实磨合

应届生“闪辞”是与现实磨合

2012-11-16 10:15:58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新人在3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3次以上的占32%。第一份工作,65%的应届生坚持不了一年。

  数据一出,应届生“闪辞”,被解读为“高不成低不就”、“不能吃苦”之类的甚多。

  对应届生“闪辞”之事,确实不能如此轻易下结论。每个人辞职的原因各不相同,也并非每个人都是“吃不了苦”或“高不成低不就”。不少应届生在第一次就业时,往往有些仓促:毕业了,大多不想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于是先找个工作解决温饱问题。当有一定积蓄后,一旦现实的工作与梦想相差很大时,对工作的放弃,自然成为应届生的一种理性选择。

  因此,应届生“闪辞”现象,其实大多是梦想与现实的一个磨合。刚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应届生,需要经过生活的磨砺、现实的锻炼,才可能铸就一颗更为强大的“内心”。换言之,象牙塔里的梦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是每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弯路”。这样的“弯路”,光有别人的经验说教,是无法深有感悟的,只有亲自经历了,才能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对应届生而言,他们拥有青春年华,只要脚一直踏着实地,把自己的梦想定位高一点、美好一点,本是好事一桩,我们总不能希望每个人一毕业就“安于现状”吧?所以,当应届生的“高期望”遭遇“低现实”,这的确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以期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应届生的“闪辞”,正是这个磨合过程的现实注脚,与“高不成低不就”、“不能吃苦”等并非有着由此及彼的因果关系。

  而且,“闪辞族”的出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有着类似小社会的功能。如今,个人与单位的依附关系越来越小,社会流动性加快,人的自由度更大了,更富有尊严了,何尝不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湖南日报 龙敏飞)

  • 相关阅读
  • “屌丝”式的自嘲,源于两极分化现实

      屌丝”式的自嘲,就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的择偶审美标准。许多青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竭尽全力去奋斗,自己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

    时间:11-12
  • 现实主义话剧《明天》正在西安首演 观众受洗礼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主义话剧《明天》,昨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首演。全剧围绕两个人物的英雄史观,在历史过失与现实荣誉的交汇点上坦露心灵,热情颂扬人性的真、善、美。  话剧《明天》集结了国内金牌...

    时间:10-19
  • 交通部官员:大面积叫停国内收费公路尚不现实

      从10月8日起,河南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费,永久免费。  超期收费16年、违规收费14.5亿元,这是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留给公众最深刻的印象。2008年2月,审计署发布的一项关于全国18个省市收费公路审计调查公告...

    时间:10-11
  • 科学家称与机器人自由交谈3年内可成现实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阿伯丁大学启动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在3年内研发出允许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谈,甚至讨论具体决定的系统。借助于这个系统,未来的操作人员可以与机器人讨论行动计划,必...

    时间:10-08
  •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诠释“未来与现实”

      以“未来与现实”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来自84个国家的超过700件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作品在展览上亮相。  据双年展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展览...

    时间:09-29
  • 日研制“盗梦空间”头盔:难分辨现实与虚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种盗梦空间类型的头盔,能够使人们无法分辨现实与虚幻。这个头盔装置可以欺骗测试者认为播放的电视是实况直播,而事实上这仅是视频录像而已。  该实验的一些过程环节与...

    时间:08-30
  • 县长承诺“不贪钱色”的现实隐喻

      “我承诺‘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这是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政府县长雷高飞在一份万言述廉书中的几句话。县长公开承诺“不贪钱、不贪色”的做法经网络披...

    时间:08-22
  • 《哭笑不得》七夕上映 打造成人现实版童话

      在七夕电影档来临之际,不少电影都浮出水面,其中不仅有民国爱情电影《残梦》和港式喜剧《爆笑角斗士》,更有本土都市温情喜剧《哭笑不得》热力来袭。《哭笑不得》由王喜、萧蔷、柳岩联袂主演,据悉,王喜在片中...

    时间:08-21
  • 移动互联时代:十种“未来支付”成为现实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连“花钱”的姿势也变得时髦起来。长辈们或许还在掏钱包付现金,年轻一代已经用上了各种付款方式:他们拿着手机在各种识别器前晃出“嘀嘀声”就完成了付款;或者用...

    时间:08-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