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榜下捉婿”与“非公务员不嫁”
考不上公务员,别想当女婿?这个看似荒唐的要求,在时下其实早已不新鲜,只不过加入了“宾利车”这个元素才变得看起来“稀奇”。
其实,自古以来,“金榜题名”之后,往往都会紧接着“洞房花烛”,这一现象到了宋朝更是尤为凸显,以至于出现了“榜下捉婿”的习俗。什么是“榜下捉婿”?就是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甚至不管你有没有婚配,甚至年龄几何。宋人的笔记中就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宋代形成“榜下捉婿”的习俗的根源是因为宋代官员的待遇 “奇高”,宋朝立国时就立下“不杀文臣”国策,要求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代的官员不仅政治地位高,物质待遇也非常高,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之最,连宋真宗赵恒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而想要当官,自然要通过科举,“榜下捉婿”自然顺理成章。
再看如今的 “嫁人只嫁公务员”,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与宋代的“榜下捉婿”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如果说“榜下捉婿”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宋代官员的地位和收入,显然“嫁人只嫁公务员”也道出了一个不必多言的事实:我们社会的优势资源已经高度集中在政府部门、行政体系之中,这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在就业压力、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公务员岗位的福利收入却能旱涝保收,岗位不仅稳定、清贵且富有上升空间,如此,公务员又怎会不成为岳母们眼中的香饽饽?就像新闻里男子准岳母家里连500万的宾利都开得,还依然坚持自己未来的女婿必须是公务员,这位准岳母可能并不了解多少 “国家大事”,但是她看得到 “在办公室做,有权力、上得快、别人见了三分怕”,这种摸得着的体制内快感正是如今公务员热的最直接原因。
“榜下捉婿”在宋朝,固然可以称为一时美谈,然而到了如今,这依然值得骄傲吗?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统计: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当最优秀的年轻人,纷纷避开企业、科研单位,想方设法也要挤进机关,哪怕是端茶倒水也乐此不疲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会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吗? (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