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教体局工作,就有幸参加了几所乡村小学的考核。这几所小学情况大体相当,这里,我只描述一所。
小学处于镇子的一角,用围墙围了起来。正大门的顶上,是金光闪闪的校名。立柱两侧的围墙上,刷了一条大红标语,内容是“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
学校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操场。左边,是一幢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铝合金窗宽大亮堂,外墙贴了瓷砖。设有校长室、教研室、年级组及会议室等,属办公用房。室内装有空调,桌椅全是新的,办公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施齐全。
大门对面是一长排的砖瓦平房,虽然建筑时间较早,但门窗做了改装,内外墙体粉刷一新,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平房的一侧是食堂,其他都是教师宿舍,也可以说是教师休息的房间,毕竟教师们多是本地人,住校的比较少。房间内,有办公室桌椅、电脑、床铺等,也都是新的。
右边是一幢两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外墙没有粉刷,露着红砖。门窗是木制的,课桌椅陈旧,表面凹凸不平。我还看到有几处窗玻璃掉了,用塑料薄膜贴着,风一吹,有“卟卟”的声响。
午餐安排在学校斜对面的一家酒店。酒店档次虽然不算高,但菜肴丰盛,上了不少海鲜、野味,并配上了高档酒水和硬中华香烟。我悄悄地问教导主任,这桌饭菜大约需要多少钱,他说2000元左右,吓得我吐了吐舌头。
离开的时候,学校送我们每人两条硬中华香烟。我傻头傻脑地说:“学校开支也不小,这烟就别送了。”校长打着哈哈说:“现在学校不比往年了,这点算不了啥。”我又傻头傻脑地说:“那为什么不将教室的门窗、课桌椅修理更新一下呢。”校长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读了这几年就出去了,犯不着计较。再说,让小孩吃点苦,对以后是有好处的。”
我没再说什么。我就想,学校围墙上的这条标语应该改改了,干脆改成“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就要苦孩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