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对孩子们来说,领新课本是新学期的开始。可一位家长反映,因为他们是低保户,孩子可以不用交书本费,可她的孩子领的书却比别的孩子少了两本,她认为学校的做法存在歧视,也伤了孩子。
家长质疑:娃的书总发不全
2月26日,一位家长反映,他们是低保家庭,孩子在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上学,按照相关政策,孩子可以享受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政策,可是几个学期了,孩子总是不能在开学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一样领到全套的课本,老是差几本。
她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发现只有不交书费的农村家庭孩子和低保户孩子不能按时领到全套的课本,她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会伤害到孩子,甚至存在歧视。她向老师询问,老师解释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孩子,课本是要循环使用的,但是会保证孩子上课的时候有书用。
教育部门:课本循环使用
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收到家长反映后,立即自查了学校课本的循环使用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政策。昨日,灞桥区教育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解释,对于家长反映的“低保户子女课本发放不全”的问题,经认真调查,认为该反映不实。
首先,低保户孩子享受国家免费发放教科书的政策,学校严格落实此项政策,并给学生发放所有的教科书,不存在低保户与非低保户的区别;其次,二年级免费教科书中,其中语文书、数学书、品德与生活书已经在学生报到时及时发放了,音乐书、美术书属于循环教科书,随后会在上课前发放,供学生免费使用,并于学期结束收回、消毒,统一存放,供下一年级学生使用。
该负责人说,由于家长不了解循环教科书的管理与使用政策,产生了误解。班级老师的解释也有不到位的地方。目前,学校已经随课把音乐、美术循环教科书发到学生手中,并与家长沟通。
据了解,“两免一补”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这项政策从2001年开始实施,其中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据西安市物价局、西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秋季我省开始逐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免费提供课本。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循环使用的课本损坏严重,每学期学校、教育部门会在旧课本里补充、更换三分之一的课本,这部分费用全部由中央财政补助。
循环使用培养节约意识
有教育专家认为,课本循环使用是方向但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全社会每一个适龄儿童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真正落实。但是,教材建设牵涉到多个行业,要改变现有的教材购买制,必将产生一连串的较大的冲击。这也是课本循环使用的推广和落实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家长冯先生说,课本循环使用利于培养学生爱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不过,家长李女士认为,音乐书、美术书等还有循环利用的可能,可是语文书、数学书等,很多孩子都在上面做了笔记,下一个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循环使用的课本消毒是否过关,还需要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