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研究生生活补助翻番 生活补助将涨至每月500元

研究生生活补助翻番 生活补助将涨至每月500元

2013-03-19 16:34:49

  伴随着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明年起,在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将涨至每月500元。这是记者3月17日从市教委召开的学生资助工作通气会上获悉的。

  研究生生活补助翻番

  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将交纳学费,同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加大奖助力度,减轻学生负担。

  目前,北京高校已启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其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两万元,博士生每人每年3万元。明年秋季开始,随着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实施,硕士研究生每月的生活补助将从现在的200元至240元,涨至500元。此前,博士生每月的生活补助已增至1000元。

  市教委副主任郑萼表示,针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各高校将通过设立校级奖学金等方式,增加对研究生的奖励。此外,在校研究生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参与助教、助研以获得资助。

  22万贫困大学生享助学金

  近年来,中央、市、区县政府共计投入36.7亿元,资助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央财政2.7亿元、市级财政30.1亿元、区县财政3.9亿元。根据政策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还计提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勤工助学等校内资助,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每年就拿出不少于10%的学费资助学生。

  据统计,北京高校中有22万余名贫困生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包括中央部委属院校在内的近36万名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饮水、电话、洗澡享受补助,224万余人次贫困大学生享受物价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此外,中等职业学校中有736913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有6.7万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

  目前,市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最高标准达到每生每年4500元,当年考入高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可以享受一次性4500元助学补助。同时,各学校继续实施食堂补贴。2011年,普通高中实现了人民助学金向国家助学金的顺利过渡,资助标准最高达到每生每年2000元。

  贫困家庭幼儿减免保育费

  随着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并延伸到学前教育。从2012年起,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已免或减保育费,据悉,有的幼儿每年免保育费多达万元,少的也能免2500元。

  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本市还鼓励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引入更多数量、种类的资助资金,并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成立各类社会资助项目,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学生受益”的助学格局。(北京日报 记者 贾晓燕)

  • 相关阅读
  • 本科生比研究生吃香 职场学历现“逆差”

      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  调查表明: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由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表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

    时间:03-12
  • 研究生成廉价劳动力 学生:导师是老板读研就是干活

      2月下旬,北京大学研究生杨恒明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发声明的事件引起网络热议;而早在 2004年,上海交大计算机系一位66岁的博导遭到9名研究生的“罢黜”。这两起事件的背后都是高校研究生给...

    时间:03-12
  • 女研究生扮“东方不败”赴招聘会

      一袭红装,发髻高竖,举着“只要工作能力强,招男招女都一样”的牌子——昨天,26岁的研究生小英化身《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现身招聘会现场,她表示“我就是想通过这个行为艺术呼...

    时间:03-11
  • 南开大学校长:公费研究生消失是时代的进步

      “公费研究生”即将消失了,但这不值得留恋——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今天对记者说,公费研究生的消失是时代的进步。这项改革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时间:03-06
  • 北大研究生发退学声明 研究生培养模式值得反思

      2月2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杨恒明发布退学声明,声明称导师以他没有到实验室参加所谓"科研"工作为名,不允许他毕业。杨恒明说拒绝导师的安排,是因为所谓的"科研"就是把...

    时间:02-26
  • 国务院:明年秋季起研究生将全部自费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时间:02-07
  • 关注中国研究生教育 四问研究生教育的理想生态

      这场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关注,绕不开两个字——矛盾。  调查历时两周。探访誓为梦想一搏的考研族,倾听研究生的空虚迷茫,体味导师“没时间导”的无奈和“导了也白导”的失落,矛...

    时间:01-16
  • 硕士研究生做环卫工 体制诱惑还是体制无奈

      最近一段时期,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公开招聘环卫工人的消息,吸引着全国各界的眼球,赞许声、质疑声不绝于耳。随着近日环卫人员正式上岗,更多的细节被不断挖掘出来。本版昨日刊发了《女硕士高开低走干环卫淡然走起...

    时间:01-16
  • 导师自居老板 研究生“放养”式培养值得深思

      “想知道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不是刷牙,是刷屏看招聘信息。”  风尘仆仆的张伊凡一屁股坐在记者面前,厚重的羽绒服下还藏着来不及换下的正装。  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一口气面试了...

    时间:01-11
  • 欲做学术研究者不到1成 量产式研究生培养引质疑

      金属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仪、无线电信号屏蔽仪,甚至还有能记录考场内任何细微声音的拾音器……如此“十八般武艺”都在上海市12个考点、1610个考场内安装到位。首次在国家级考试中全面推行...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