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旱区学校的“缺水”生活:每人每天1.5升循环利用

旱区学校的“缺水”生活:每人每天1.5升循环利用

2013-04-07 15:08:25

  “学校共三个年级,426名学生,新学期开学后,一直靠乡政府送水维持运转。送水车每天来一次,一次大约送4吨水。”石峡湾初级中学校长宋广揭开水窖的盖子,记者看到,虽然送水车刚来过,但窖中水位不高,将近见底。

  记者近日来到旱情严重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亲眼目睹了石峡湾乡学校师生的“缺水生活”。

  一进校门,就看见数十名中学生在水窖前拿着桶排队等待接水。“这些水是乡政府从65公里外用车运来的。每个学生每天只能分到约1.5升水,用于饮用、洗漱等。”负责分发水的老师介绍。

  石峡湾初级中学是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的一所中心学校。地处西北内陆的安定区是当前西部大旱的重灾区,自去年12月份以来的4个月时间里,全区鲜有降雨,大风沙尘天气频繁,许多饮用水窖干枯见底,大部分村子和学校出现饮水困难。

  “本来是每周洗一次衣服,现在只能积攒上一两个月再拿回家洗一次。”初三学生高英说,学校饮水都困难,现在只能在节水上多动脑筋,“学校老师也教我们不管是洗锅水或是洗漱水都需要循环利用,尽可能把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用水困难的情况在相距近10公里的石峡湾清水小学同样存在。“虽名为清水小学,但是现在已经快没水了。”校长杨光辉说,这所小学共两眼窖,一眼早已干涸,另一眼也岌岌可危。“目前每天用水都很紧张。现在干旱还在持续,预计4月中旬学校的缺水情况会更加严重。”

  受旱期间,相比家里的伙食,孩子们在学校一日三餐丰富多了。学生们反映说,旱情太严重了,地里长不出青菜,但是在学校,顿顿有青菜和肉。

  据石峡湾乡副乡长赵龙胜介绍,学校人员密集,用水量大,保证学校师生用水是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份开学以来,乡政府定期给缺水的学校送水,“不能让一个学生因旱受渴”。

  目前,当地的旱情仍在持续,干枯的水窖越来越多,学校面临的用水困难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当地干部表示,灾情再严重,也要保证师生用水,不让一所学校因旱停课。(新华网 记者 白丽萍 王博)

  • 相关阅读
  • 云南旱区学校如期开学 学生每天只有半壶水

      今年春季开学,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南海村中心完小校长张新奇没有像往常一样检查校园安全。现在摆在这位校长面前的紧急任务是:找水。  连年的旱情使附近的南海水库干涸见底,作为农业重镇的鸡街田...

    时间:0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