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拼爹资本主义”下的青年出路值得思考

“拼爹资本主义”下的青年出路值得思考

2014-08-05 14:3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汇集了45名青年艺术家、200余件作品的“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同时,策展人鲁明军与著名学者汪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的跨界对谈——“历史、革命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构成”,也在首都图书馆举行。

  汪晖认为,要讨论青年问题,必须先界定自己与历史的关系。“当下,每个人追求自我的结果是人的同质化,从幼儿园到高考再到工作,人们成功地把自己转化为商品,生活进程被这种逻辑所控制。”

  为此,汪晖主张回望20世纪,对青年重新进行观察和讨论。“1916年出版的《新青年》是一种新政治产生的开端,因为它提出了诸如语言文字、教育、妇女、伦理等新问题。”汪晖说,“但从五四时期延续至今的政治模式,正在逐渐衰朽,我们需要寻找新的问题。这种新,不是拒绝传统,而是在跟过去决断的同时,反思和吸纳处于关键历史节点的可贵思想。”

  罗岗以作家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为例,说明了当代青年的集体共鸣。“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体现的是青年乐观、向上、积极而具有野心的青年梦想。而以涂自强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是一群在‘世袭资本主义’或‘拼爹资本主义’的环境下,难以仅仅通过劳动来改变个人命运的青年。”

  罗岗说:“资产阶级文学中产生了一系列如浮士德的个人英雄形象,但个人主义包含的这种能量在当今似乎已经耗尽。”汪晖认为,尽管社会环境堪忧,青年仍需像上个世纪的新青年一样,在自我奋斗的同时,与整个社会发生更广泛的联系,思考个体及集体能产生的作用。(记者蒋肖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