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媒体评高校用指纹考勤机:折射出高等教育懒政

媒体评高校用指纹考勤机:折射出高等教育懒政

2014-10-16 10:00:00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考勤推出新招——使用指纹考勤机点“到”。据悉,此举施行至今学生出勤率100%,但这一做法也引起了各方争论。(10月15日《新快报》)

  指纹考勤机入大学校园,学生上课用指纹点“到”,看似一种“新招”,实则不然。从小处讲,折射出了大学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度依赖于高科技设备,缺少人文情怀;从大处讲,这是大学教育方式单一、管理手段缺乏之后的一种懒政行为。因此,指纹考勤机点“到”,不可取。

  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代课”或“逃课”现象,但这种现象毕竟仅占极少数,影响不了整个大学的学习风气。大学因此购置指纹考勤机,实在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再者,从以诚待人的层面考量,用指纹考勤机点“到”,表明了大学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学生均有“逃课”的可能,这种对自己学生极不信任的态度,势必会损害学生的自尊。用指纹考勤机点“到”,治标不治本。

  从表面上看,用指纹考勤机点“到”之后,学生出勤率达到了100%,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这种效果是指纹考勤机“逼”出来的。问题是,在考勤机“逼学”之下,虽然到课率达到了100%,但听课率也达到了100%吗?一些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这反而表明了,有的学生即便是到课了,但难免会“人在课堂心在窗外”。可见,到课率达到了100%,也仅是一个光鲜的数据罢了,无助于大学学风的好转。

  因此,大学用考勤机“逼学”,折射出了高等教育的“懒政”。有学生存在“逃课”现象,学校和老师也难辞其咎。涉事学校只知道用考勤机“逼学”,而不去检讨和反思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上的失职,显然是缺少责任担当的表现。可见,懒政的教育思维,已深入某些施教者的骨髓。然而,当教育权渐渐异化为管制权,触及到学生的人格边界时,关于教育权力与学生私权的博弈,显然让学生“伤不起”,更值得教育部门和大学反思: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还是以人性化的疏导为好。(张连洲)

  网友热议

  @小树:如果老师讲得好,学生还会逃课吗?学校那么多上课爆棚教授,可见学生学习热情还是挺高的。该反省的是教师的教学质量。

  @阳光遇见大雨:高科技运用到课堂,值得点赞!现在大学生很多都不自觉,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早就该使出杀手锏,高等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

  @橙色:其实,有了考勤机,也要添加一个东西,就是给授课老师的随堂打分机,让老师也有压力,好好重视下授课。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