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送教上门

送教上门

2015-09-24 09:04:4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冯江慧
  两年来,洛南县景村镇齐坡小学教师张根让,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坚持每周为残疾儿童董毅送教上门三次,把知识送到孩子的心田,把爱心奉献给残疾儿童教育事业。面对这些,张根让坦然一笑:“有爱,就有希望,我希望残疾儿童也能受到正常教育。”
  齐坡小学地处洛南县东20公里,属丘陵地带,辖区内有多名残疾儿童,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到了上学年龄,因身体、家庭等多种条件制约却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景村镇齐坡村九组的董毅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已经12岁的他,由于受后天性肢体一级残疾制约,却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2013年9月25日,张根让和校长参加了洛南县全纳教育培训,齐坡小学制定了《齐坡小学全纳教育实施计划》《送教上门服务安排》,根据残疾儿童具体情况,组建了齐坡小学红领巾帮扶小组。张根让主动请缨,请求负责重度残疾儿童董毅的送教上门工作,帮助董毅进行知识学习,并进行简单康复训练。董毅,属后天性肢体一级残疾,距学校3公里,全家6口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姐姐在读高中。董毅在四五岁时,由于患了一场大病,父母先后带他到上海、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却得到的是一张绝望的诊断证明:后天性肢体残疾。为了筹集孩子治病的钱,父母外出打工,董毅多数时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在床上度过。
  2013年10月份的一天下午,张根让和“红领巾”帮扶小组一行6人第一次来到董毅家里,为董毅送来了书包、学习用品和各种读物,有的同学还带来了小制作、小食品、玩具以及水果。
  “刚开始时,董毅躲在床角,面向墙壁,不肯见我们。”张根让说,后来,让同去的小组同学,有的拿小礼物让董毅看,有的拿玩具反复比划,有的拿小食品让他尝,并告诉这些都是送给他的,董毅才勉强转过身与老师同学会面,慢慢的与他们熟悉了起来,拿起书包,翻开图书,渐渐的开始着迷,临走时,董毅还拉着同学们的手不愿放开。回到学校后,张根让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董毅的帮扶工作进行重新部署,确定每周一由张根让和第一小组同学开展送教,主教拼音、汉字;周三由第二小组同学送教,主教认数、数数;周五由第三小组同学帮教,主教唱歌、画画,周周如此循环,从不间断。
  记得一次到了送教的日子,天却下起了大雪,十分寒冷,张根让和同学们冒着大雪,步行1个多小时,来到了董毅的家门口,老远就听见董毅在嚷闹,焦急的等待张根让他们的到来。董毅的爷爷说,董毅等了1个小时,他劝说好几次,说下大雪了,老师们可能来不了了,可董毅却坚持要等,正是孩子的一丝丝期盼,让张根让感到了充实和温暖,也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目前,董毅的进步可快了,能认20多个汉字,6个单韵母,数30个数,从1写到20,还会做简单的加法计算,学会了唱歌。看到这些,张根正感到十分欣慰。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