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校地协同打造康养产业高地

2025-10-17 09:25:25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党率航

  近年来,商洛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党委紧扣康养产业发展需求,以打造“党建领航、康养同行”党建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5个党支部、122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高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康养发展动能。

  学院创新采取校地校企联合共建模式,设立康养产业研究院与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让大学生实现“校门口”就业。目前,已累计培养2500余名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等康养高技能人才,持续为区域康养产业提供技术、智力与人才支撑,成为校地协同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标杆。

党建铸魂,培育“留得住、用得上”康养生力军

  “同学们,照顾好老年人,一方面要锻炼好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要懂得倾听,学会沟通。”9月14日上午,商洛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康复课堂上,护理系主任贠航向应届生作专题培训。

  “培训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更教会我们怎样提供心理支持,将来更好地对失能老人进行照护。”学生李媛道出学院“授技铸魂”的培养逻辑。

  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健康管理学院组建护理、康复、心理等领域的20余名优秀青年党员教师组建培训团队,针对我市待业人员,开展营养师、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等各类人才培训超 20场,2500人次参加。

  同时,面向以护理专业为主的在校学生,结合康养产业需求,开展养老护理、按摩保健、应急处突等知识培训。参加培训的毕业生半数选择康养相关行业,有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省内康养产业领军企业,还有的学生选择扎根在基层一线岗位,助力服务当地康养产业发展。

  健康管理学院院长郭耀东表示,为更好服务商洛康养产业布局,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部署,健康管理学院精选18门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开设康养类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红心讲堂”微信专栏,并推出“润心护航”“医路同行”等党建案例,推动理论学习与康养实践同频共振。

  据了解,针对产业需求,健康管理学院党员教学骨干牵头开设“康养产业管理”微专业,课程直指秦岭康养资源开发、健康产品营销等实际问题;搭建“红色导师工作室”,成立“创想先锋”临时党支部,指导学生完成的《社区养老服务现状报告》被民政部门采纳。校企还共建康养产业联合研究中心,让学生在“产研学”实践中成长,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可胜任”。

需求破题,激活“有特色、高附加值”产业新动能

  “商洛的核桃仁、天麻是宝,需技术赋能变成市场产品。”健康管理学院教授贾国伦手中的“秦口口”锅巴,正是学院党员先锋攻坚课题组破题的缩影。

  为把学科优势转化成产业实践,把人才储备转化为产业攻坚能力,健康管理学院瞄准秦岭康养资源“守着宝库难变现”的痛点,组建党员博士、教授领衔课题组,围绕健康食品研发、康养技术推广两大方向攻坚。

  在产品研发中心,团队研发天麻锅巴时,曾为平衡营养与口感连续十多天加班至深夜,一次次调整食材配比,确保健康指标的同时不影响酥脆度。试产阶段,工作组蹲守企业车间,参与调试设备,解决了食材配比等生产问题。

  健康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晓文说:“我们不是单纯搞实验室研究,而是带着技术走进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让学术成果真正落地生金。”2022年至今,健康管理学院累计研发20余种健康产品,14个品类已与商洛本土企业达成合作。

  据了解,健康管理学院通过校地协同放大产业赋能效应,与商州区、商洛经开区共建“绿色食品加工产学研示范基地”,为企业提供生产线升级指导,着力研发富含秦岭地区食材的特色食品和低升糖指数的健康食品,推动传统食品加工向“安全、健康、营养”转型。

  课余时间,课题组还深入各县区,开展康养产业调研,分析1万余份居民健康素养数据,形成10余篇发展规划建议。其中,《商洛市康养产业“十四五”补充规划》《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实施方案》被我市相关部门采纳,为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如今,健康管理学院牵头组建的陕南生态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动省内外12所高校、20家企业,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进一步放大产业赋能效应。

校地联合,织密“有温度、广覆盖”的民生服务网

  “阿姨,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盐少糖,我带您练习下‘八段锦’,一定要坚持每天锻炼。”在商州区大赵峪街道百顺山庄养老院,志愿者程欣宇一边帮老人绑好血压计,一边耐心讲解。这是健康管理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缩影。

  据健康管理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吝雪敏介绍,2023年9月,学院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党员、共青团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依托“康养+宣讲+实践”的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有温度、有深度。

  今年以来,服务队走进商州区城关街道东店子社区、陈塬街道上河村等地,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助力“健康社区(村)”建设;在金菊养老院、百顺山庄等养老服务场所,为老人提供基本体检、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联合卫健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监测等专项服务,目前累计开展活动15次,服务群众超1200人次。同时,定期走进中小学,开展“健康成长”公益讲座,教孩子们正确刷牙、预防近视。

  这些举措,既让“康养为民”的理念落地生根,也让学生在服务中深化对专业价值的认知,实现“服务民生”与“育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如今,从培育本土人才到攻坚产业难题,从深耕科研转化到服务基层民生,健康管理学院以“党建红”为引领,以“康养绿”为底色,在秦岭山间的养老院、企业车间、社区广场,都留下了校地协同推进康养事业的扎实足迹。

  健康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攀表示,学院党委将按照学校安排部署,立足商洛康养产业布局,完善区域康养服务标准体系,深挖秦岭康养特色,助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迈上新台阶。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