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力突破 增强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致力突破 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11
  • 第三场“委员通道”关注创新人才培养

    原标题:第三场“委员通道”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当下,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委员认为,要赢得这场科技竞争,关键在人才。3月10日,9位委员走…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03-11
  • 多措并举 锻造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多措并举 锻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11
  • 超前布局 做好创新大文章

    原标题:超前布局 做好创新大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11
  • 张婧婧代表: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原标题:张婧婧代表: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代表表示,要向世界阐释推…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11
  • 北航举行女教授与杭州中法航空学院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开展女教授与杭州中法航空学院本科生面对面交流活动。据介绍,本次活动以“凝聚‘她’力…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时间:03-08
  • 专访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创建未来教育新格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接…

    来源: 时间:03-08
  • 我科学家揭开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

    原标题:我科学家揭开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 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锻造“特色融合”办学核心优势

    原标题:锻造“特色融合”办学核心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代表认为,办好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锚定高水平综合性…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原标题: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科技成果助生产

    原标题:科技成果助生产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系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最初一公里’问题。”3月6日的福…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培育创新型人才

    原标题:培育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关键交汇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着力…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邹联克代表: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原标题: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王成斌委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原标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基础研究对于抢占未来新兴产业制高…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7
  • 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

    原标题:(两会访谈)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无法取代艺术家作者 张杨彬面对“AI(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音乐家”的问题,全国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03-06
  • 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2023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03-06
  • 勇于担当,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原标题:勇于担当,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两会专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排头兵”的一流大学应明确责任担当,…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6
  • 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善作善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两会专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6
  • 浙江大学专家谈学科交叉:从顶层设计出发 完善评价体系

    原标题:浙江大学专家谈学科交叉:从顶层设计出发 完善评价体系环境与资源学院、管理学院的两个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布了一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这是在浙江大学被广泛传颂的佳话,它被认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03-05
  • 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日前,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围绕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聚焦就业市场建设,持续举…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时间:03-05
  • 像鸟一样敏捷!西工大仿生扑翼飞行器又有新突破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近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仿生扑翼飞行器“小隼”取得新突破。据了解,“小隼”扑翼飞行器由西工大仿生飞行器研究团队仿生扑翼课题组设计研发,具有目前同…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时间:03-05
  • 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原标题: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每年全国两会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对此深有感触…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5
  • 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委员: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动力和活力。发展“丝路电商”是充分发挥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等优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要举…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5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从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转变

    原标题:从教育机会公平向发展公平转变 那次“组团”去孤儿学校做家访的经历,我记忆犹新。那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8位已经当妈妈的教师组成家访团到吉林省孤儿学校进行的一次“家访”。对这所学校…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5
  •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委员: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这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是否动态平衡、良性互动。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03-05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