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动物世界

自然保护区只减不增 专家:特有物种仍“自生自灭”

自然保护区只减不增 专家:特有物种仍“自生自灭”

2013-10-08 15:50:27

  仍有部分物种“自生自灭”

  从2007年起,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增长已基本呈停滞状态,保护区总面积甚至出现减少的趋势。据介绍,一些地区擅自调整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甚至撤销自然保护区。因此,许多我国特有物种依旧“自生自灭”。

  徐海根说,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我国有大头鲤、镇海疣螈等9种动物未受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白眉长臂猿、倭岩羊等113种仅受到较少保护,且保护面积不足;而在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中,有光叶蕨、宽叶水韭等36种未受到自然保护区保护,天星蕨、柔毛油杉等90种仅受到较少保护。据了解,大头鲤是云南四大土著名鱼之一,分布于星云湖、杞麓湖。由于多年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等影响,大头鲤的数量急剧下降,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而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白眉长臂猿,目前仅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受到保护。

  在监测调查中,专家发现,最干季节降水量、净初级生产力、土地覆被类型和年平均最高温与最低温之差是影响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关键变量;而最干季节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化和最暖月最高气温是影响爬行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关键变量。目前,全国还有19个省没有任何保护区,20个省没有对我国特有物种划分保护区。

  据介绍,欧美一些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占到了全年GDP的1%以上。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还十分有限,无法在全国对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恢复和监测进行全面布局。所以,专家认为,我国尽管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 相关阅读
  • 自然保护区只减不增 专家:特有物种仍“自生自灭”

      记者从在南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评估国际研讨会”上获悉,南京专家经过5年多的调查,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该项目负责人、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徐海根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仍有...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