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舌尖上的夏天

舌尖上的夏天

2014-07-21 10:00:42

来源:

  商洛日报(舒添宇)记得儿时的夏天,野外长着许多诱人的野果子。刺泡,学名叫做黑莓、刺莓,品种多,吃起来味道甜里带酸。它长在坡头、沟畔,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偷偷溜上坡,摘两片桐子树叶或是核桃树叶,合并一起,边缘用灯草茎缝合,一个小袋子就做好了,叶柄打个结还能当提手用。遇到一丛长势旺盛的刺莓,往往要摘好几袋,放开肚皮吃,再摘些带回家。还有桑葚,当地叫做桑泡,成熟了之后黑乎乎的泛着光,挺诱人的,但比起刺泡味道要逊色一些,吃过后嘴唇、牙齿都被染黑了。娘从地上回来,总要采一些熟透了的刺泡,装在桐子树叶编扎的小袋袋给我们这些小馋猫。
最难以忘却的还是母亲做的几样美味。
母亲在夏天里常常做一种叫做炒洋芋粉的食物,也有人叫炒洋芋粑。新洋芋才收获,不缺原料,做法很简单:新鲜洋芋刨皮洗净,在粗糙的瓦磨盆(专用的)或铁皮(用铁钉在一面扎上密密麻麻的小孔,另一面就非常粗砺剌手)磨子上均匀搓磨,洋芋变成了糊状物,第一道工序完成。接下来,烫馍。跟城里卖煎饼的做法相同,鏊子烧烫后放油,待油烧热,将磨好的洋芋糊撒些盐花、葱末、香料,还可以拌一个鸡蛋搅匀,在锅里均匀摊好,厚薄适度,太薄不易成型,太厚影响口感,这是第二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是“炒”,用荤油素油皆可。饼子做好后先晾冷,再切成小块,准备好青椒、干椒、葱段、蒜苗、姜丝等作料,先用武火再用中火翻炒,待混合香味全部散出,即可出锅上盘食用。有时候,母亲在灶上烫洋芋耙,我在旁边看着,口水就忍不住要流下来。
有一种叫作“谷朵儿”的消夏食物,也有称作“蛤蟆提儿”“漏鱼儿”的。原料来源简单,做起来也不费事。用新收的玉米晒干磨成面,质感跟麦面差不多,只是颜色不同。先烧成一锅糊糊,稀稠要把握好,太稀经过漏勺不成形,太稠则难以顺畅漏出。还要多搅动,越搅动越有张力,附着性越强,粘性越大,漏出来的谷朵儿越劲道,不容易泡烂弄破,这个环节很关键。接下来烩调料水,少不了辣椒(干的旺的都行)、葱花、蒜末、藿香叶等作料,用酸菜水做底汤,酸菜可以是莴苣菜窝成的,或是芥菜、水芹菜、指甲菜(马齿苋),滋味都非常不错。里面还可以加点鲜豆腐丁、西红柿、小青菜,搭配点小麻油、芥末。喜欢吃热的,就把汤加热,再把漏好的“小鱼儿”用笊篱沥干水分放入酸汤中即可食用。喜欢吃凉的,直接捞进碗里浇上酸汤汁,吃进嘴里,漏鱼儿绵绵软软的,富有弹性,有一丝劲道,舒滑爽口,真是妙不堪言。炎炎夏日,来上一碗这样的漏鱼儿,顿时暑气尽消。不过,这东西吃得快饱得快也饿得快,消消停停地享用,美不美只有自己知道。
记得每次做谷朵儿的时候,母亲在大盆里盛满清水,用漏勺在水面上左右、前后、顺时针、逆时针挥舞着,那些金黄纤细的小鱼儿,自由地游动着,一会儿就是满满一盆子,栩栩如生。劳动真的很神奇,母亲就像魔术师,瞬间让一锅玉米糊糊变成了一群活灵活现的小鱼儿。
炒红薯粉炖儿。先把红薯淀粉和水搅成糊糊在电饼铛上不停翻搅,最后用铲子慢慢压薄,摊成锅盔厚度的薄饼,熟透起锅晾冷,切成小方块。然后加油烧热,辅以葱段、姜丝、蒜条等,搭配青椒、黄豆芽、小青菜、豆瓣酱等辅料,中火翻炒,即可上盘食用。食之嫩嫩的、滑滑的,有弹力,油而不腻,观感口感都相当不错。喜欢吃薄点的,就直接做成煎饼,然后晾冷切成小块,按上述方法炒出来,同样是一道美味。还有切成细条状做汤,根据口味搭配作料,效果依然很好。小时候,印象当中,只有家里来客人了母亲才舍得做,平时不过年过节,很少吃到。母亲在世时,我从师范回家,母亲总要给我做上几顿改样饭,像炒洋芋粉、漏骨朵儿、炒红薯粉炖儿,母亲做出来的特别好吃。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