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常识

车人对立 汽车不文明行为的背后是心理病

车人对立背后的心理病

2013-01-24 11:28:22

  虽然中国已经跨入汽车社会的门槛,但是驾驶者的文明意识还停留在“后觉醒”时代。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今日发布研究称,一系列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反映出驾驶者的不健康驾驶心态,也折射出当前社会汽车文明的缺乏。

  该研究分析认为,导致目前汽车文明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与机动化不同步带来的观念滞后、从众心理下的“破窗效应”、中国人落后的汽车意识和观念、驾驶者“重内而轻外”导致的公共道德意识缺失。

  交通拥堵背后的不文明行为

  站在汽车社会门前的中国人,通常看到的是这番景象:十字路口,汽车、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我行我素,红绿灯的警示作用成了“仅供参考”;交通要道,各种车辆胡乱横行,无提示地随意并线串道,导致事故频发;在环路出入口,众多车辆竞相“加塞儿”,挤作一团,无法按顺序进出;在胡同小路,车辆沿街随意停放,双向车道变成了单行道,道路上停满车辆,四车道变成双车道……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调查显示,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汽车不文明行为是向车窗外扔垃圾、吐痰。在中国的公路两侧,人们总能发现散落的矿泉水瓶、食品袋、废纸等五颜六色的废品,隔离带甚至出现一条“垃圾防护带”,其情景令人触目惊心。

  “垃圾随手扔出车窗,破坏的不仅是环境,还可能直接威胁到交通安全——快速路上风卷纸飞,万一遮住后面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危险即时发生。”该项研究的组织者、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王俊秀称。

  就像抛撒滴漏、开车吐痰行为一样,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是汽车使用者对于他人的漠视和对于规则的无视,更有可能带来危险的后果。在不文明行为中,有13种被市民认为是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危险驾驶行为。如与行人抢道、向车窗外乱扔杂物、夜间开车不关闭远光灯等。

  事实上,交通拥堵有1/3来自不文明行车行为。有关部门测算,北京市每天因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达4000万元,相当于每年损失146亿元。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京城所有车主都文明行车,消除这个来源于不文明行车造成1/3的拥堵,每年至少可减少损失数十亿元。不文明行车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也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2009年7月28日发生在北京东五环的重大交通事故便是由于不文明的行车行为所引起的,最终造成7死1重伤、3辆车毁损的恶性交通事故。”王俊秀表示。

  中国式交通尴尬

  随着“有车族”的规模日益壮大,因开车而诱发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被称为“路怒族”。

  该研究称,也许是在马路上受了委屈的人都需要发泄,或者“不文明”的行为可以传染。很多本来是个性情随和的人,但当面对路上不遵守秩序的人时,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快。如今,“路怒族”们似乎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看到乱“插队”要怒;看到刺眼的氙气灯要怒;看到“新手上路”也要怒。于是无法心平气和的有车一族剩下的想法就只有一个——以暴制暴。

  王俊秀认为,现代社会普遍工作压力较大,许多人贷款买房买车,身负经济重担,身体和情绪都比较疲惫。如果开车时的“掌控成就感”遭到破坏,如遇到红灯、堵车、行人违规或车辆剐蹭等,人就会产生反攻心理,容易情绪爆发,甚至通过骂粗口、打人、毁物来宣泄心中的愤怒。

  与“路怒族”相映的是“中国式过马路”。2012年10月,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当天这条微博被近10万名网友转发。“中国式过马路”迅速成为网络搜索高频词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随后,“中国式开车”、“中国式造城”等脱胎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词语也迅速流行,“中国式”交通尴尬引发舆论关注。

  • 相关阅读
  • 春节出行前 需要给爱车做个杀菌养护

      由于天气寒冷,春节回乡长途自驾旅行时,车主和家人待在车内的时间相当长,且很少开车窗通风。因此,在出行前,给爱车做个车内杀菌养护,对有小孩特别是婴幼儿的家庭很有必要。  尽管车内杀菌养护并不复杂,但...

    时间:01-25
  • 网上秘笈不可靠 通过驾考需全面掌握交法

    交规考试难度增加,“通关秘笈”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时间:01-25
  • 汽车油漆层怎样保养 很温柔也很脆弱

      汽车车身经过碰撞,车身钢板折皱,漆面层就容易被破坏,钢板外露,易生锈,必须马上修复、补漆。油漆层与金属不同,硬度很低,很容易被损伤,因此,在清洗或打磨时一定要用柔软的麂皮、棉布或羊毛刷等,否则,反...

    时间:01-25
  • 雪后洗车要及时 腐蚀成分将有损漆面

      雨雪天气的频繁造访,使得下雪天如何养护爱车成为车主目前必须面临的问题,有的车主雪后对车子不管不问,听之任之,结果因为这些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给爱车造成或轻或重的损伤。  雪后洗车一定要及时,即使天气...

    时间:01-25
  • 方向盘打到底等坏习惯要改

    “车子越来越普及,可是究竟用车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很少有人关注。”...

    时间:01-25
  • 雾霾天持续 如何让车内空气更健康?

    雾霾天开车,交通状况也更为严峻,呆在路上的时间也比往常更长。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健康的用车?...

    时间:01-24
  • 冬夏两种玻璃水别混用 价格悬殊质量不同

      今年冬季北京异常寒冷,持续低温下,很多车主都为车辆更换了具有防冻功能的玻璃水。可是,防冻玻璃水真的防冻吗?近日,李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车内的玻璃水标榜能抗-25℃的低温,产品的外包装上也是如此宣传的。...

    时间:01-23
  • 春节前后用车频繁 高手教你省油省钱

      买车养车,百般学问。无论你是正在精挑细选的准车主,还是驾车多年的老司机,如何选车、如何养车、省油小窍门等等,关于车的所有疑问,都可以在这个课堂里提出,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士解答。  问:春节即将来临,...

    时间:01-23
  • 修车五项大忌 将坏车停在半坡维修

      很多新老司机爱自己动手检查车辆,甚至有些车主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喜欢自己动手为爱车做简单的修理和保养工作。但要注意,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危险。  案例回顾:自行修车不当反送命  11月19日...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