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速”,不少人对此有所了解,通常的说法是,新汽车过了磨合期后,要通过高速度拉一下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发动机内的新活塞和凸轮轴尝试第一次快速工作,让它们之间有着更好的亲密接触。还有就是让变速箱内的变速齿轮尝试高速转动,让崭新的齿轮和齿轮之间的咬合更为顺畅。也就是说,通过“拉高速”,可以让汽车有良好的动力,并保证换挡时的顺畅。
新车主的困惑
“拉高速”时速至少130公里,而我国法律规定公路最高时速为120公里
北京车主白先生最近有件挠头事:去年6月,白先生成了有车一族,如今到了首保的时间,但是首保之前去哪里“拉高速”,一直困扰着他。他曾听人讲:“拉高速”需要车速至少达到130公里每小时,且需要持续跑上10分钟以上才可以。可是我国高速公路最高只能跑120公里每小时,怎么办?有人建议他把车牌挡住,晚上到北京六环或上其他高速路“拉”车。可机动车超速、遮挡号牌,都是公安机关严查重罚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晚上视线受影响车速太快容易出事故。“虽说不‘拉高速’可能对车不好,但毕竟生命安全和遵守法律问题更重要。”白先生表示,眼看通过合法途径“拉高速”行不通,只好将“拉高速”的想法暂时搁置了。
以前大家买了新车都会“拉高速”,现在汽车制造工艺更加成熟了,还需不需要“拉高速”?如果非拉不可,又该到哪里去“拉高速”?有白先生这样困扰的人,还有不少。近年来,我国汽车呈井喷式增长,根据公安部统计,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汽车保有量1.2亿辆,私家车年增长率超过20%。新增汽车都会面临要不要“拉高速”的问题。
“拉高速”对车况的好与不好尚无定论,而因“拉高速”造成的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去年11月末,江苏车主周某新车的磨合期刚过,就听人建议在首保后去“拉高速”,于是他趁着早上车少跑到318国道上“拉高速”,不料在行驶途中遇到一块较大的石头,周某立刻踩了刹车,但因车速太快还是撞到了中央隔离带,幸运的是他只受了轻伤。据处理这起事故的交警介绍,好在周某的车还没有真正跑起来,如果按周某“拉高速”的想法,等车真正跑到时速120公里以上时,遇到这类紧急情况,很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而另一位湖北车主范某更是“爱车不惜命”,他在高速公路上用“喜纸”遮盖住车牌,一路狂飙到180公里每小时,为的就是让新车“拉高速”,结果遭到重罚。
据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执法查处情况看,确实有一些人在高速公路或者国道上“拉高速”。为躲避测速电子眼,有的人就用光盘或者红纸遮住车牌,有的干脆摘下车牌。为了能让车跑起来,有的人选择晚上在高速公路上“拉高速”,晚上车虽少但光线不好,而且多有大卡车,这时候开超速车是非常危险的。
众说纷纭“拉高速”
对于“拉高速”的方法、时机、程度,从来就没有人给出一个准确而具体的说法
新车磨合期过后到底需不需要“拉高速”?到底应该怎样拉?无论是在网络的相关论坛上,还是在现实生活的交谈中,都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赞同“拉高速”的人认为,新车磨合期过后 “拉高速”时的时速,决定了今后车子的最高时速,所以不“拉”的话会影响以后车的提速和速度极限。与此同时,高速运转也可以燃烧掉发动机内的积碳。一位北京汽车4S店的售后服务人员说:“车程一般在2000公里以上就可以‘拉高速’,‘拉’完之后会觉得车开起来很轻,而且之后提速也快。”他还建议,如果路况好的话,车子能跑多快跑多快,如果在市区或者限速的情况下,理论上发动机转速3000转左右、车速达到100公里每小时,保持时间长一点,也可以起到“拉高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