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大众,像北京现代、长安福特、别克、凯迪拉克等品牌,都推出了一些延保产品,“游戏规则”也是大同小异。
现象
反响
将成为常态但市场不大
上海通用也针对旗下品牌推出了延保服务。据统计,在这些选择延保的客户中,只有10%是主动购买的,而余下的90%,都是买车时的赠送项目。
这个数据很能说明如今买卖双方的心态。消费者并不认为延保有多大含金量,厂商也通常只能把它作为增加新车竞争力的附加条件。对于经销商来说,卖车时送延保比直接降价好,而且还能留住客人在更长的时间里坚持到4S店进行维修保养,从而增加售后的盈利水平。
现在大多数厂商对于汽车产品的整车保修期通常是2—3年。但是在国家全面实行汽车三包后,这种状况可能发生变化。因为厂方的惯例是会把保修期设定得比国家规定的标准更长一些,所以很可能将来的汽车保修期会比现在更长。
延保,虽然目前还处在曲高和寡的尴尬之中,但是对于延保的将来,业内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他们觉得这项服务迟早会成为4S店的一种常规产品。业内资深人士张建业认为,经销商推出延保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证4S店在残酷的竞争中不至于掉队。这种竞争不光是不同品牌、不同4S店之间的竞争,更是4S店与其他社会修理厂的竞争。
每月成交量只有个位数
保修期,在消费者购车之时,是比较重要的参考指标。近年来许多厂家也在主动延长产品的保修期,以期让这些车型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像广汽本田、北京现代、荣威(微博)、长安马自达(微博) 等品牌,都推出了3年10万公里,甚至是5年10万公里的“超长保修期”。
对于购车者来说,免费的“超长保修期”就像是天上掉馅饼,自然是非常欢迎。但是如今要花钱来延保,愿意买账的人就少得可怜了。
北京现代韩通店的展厅经理黄璜透露,韩通在去年9月就推出了延保产品,店内的所有车型都能参与。但是直到11月,才开始有顾客购买。到了现在,虽然每个销售顾问都会积极推荐,但是每个月成交量不过四五单。
“很多客人还是不太了解延保的意义,他们没办法预见到,在车子出了厂家的保修期后,一旦出现了问题,维修费往往是不止几千元的。只有少部分比较有忧患意识的顾客,会选择延保。”黄璜说,客人们往往不会给太便宜的车子延保,因为他们可能打算两三年内就换车了,没必要延保。目前到店里办延保的大多是索8、全新胜达这样的车型。
作为一名普通车主,曹先生的顾虑或许很能反映问题。他买不买延保的纠结之处在于:一方面,延保期间车主将继续被4S店绑定,维修保养只能选择到4S店。另一方面,车子接下来到底会不会出问题,谁也不知道。不出问题最好,但是不出问题的话,这笔延保费花得似乎又有点冤枉了。
事实上,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那些比较缺乏汽车知识的新车主来说,延保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性价比的。因为不管脱保与否,他们都会选择继续在4S店维修保养,一旦出了问题,有了延长的保修期,维修保养就可以享受到水到渠成的便利。(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