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江苏来说,最多的时候有700多家电动车企业,现在只有200多家。等到“新国标”出台后,估计只有100家左右的企业能真正适应并生存下来。“‘新国标’的指标均为否决项,即使1个指标有缺陷均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回应社会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担心。”陆金龙说,一些小的无法改进生产线的企业必将被淘汰,将促进行业的整体优化。 扬子晚报记者 朱 姝
四问新国标
1时速为何“放宽”?
在电动自行车的新标准中,时速从20公里提高至26公里,写入标准的“提速”会不会让电动自行车更加不安全?一位参与新标准起草的技术专家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新标准的修订,看似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从20公里提高至26公里,但实际上现在行驶在路上的很多电动自行车时速达到30公里甚至更高,与其说新标准放宽了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不如说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时速要求更为严格。
2剪“限速线”还有用吗?
不少消费者都知道,不少厂家在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为了迎合消费者,都会在电动自行车上设置一条“限速线”,消费者只要剪掉“限速线”,电动自行车便能“跑得飞快”。新标准虽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时速是26公里,厂家会不会同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该技术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的确可以通过改装达到提速目的,新标准中将对此有严格约束,电动自行车不能有改装余地,限速将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控制器不能超过26公里的时速,或者是超速后将通过自动断电来控制速度。
3车变重了,安全怎么保证?
除了“提速”,电动自行车车重也从40公斤提升至55公斤。此前有人质疑电动自行车的重量过重将会影响安全性,但相关技术专家介绍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电动自行车的车重与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55公斤的车重是调研以及统计分析后确定的。该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车速与车重,新标准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比如制动距离、车架强度等,要求都有所提高。
4电动车是不是被“机动车化”了?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修订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新标准的修订不仅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简单说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兼而有之。需要强调的是,新国标修订后,电动自行车依然属于非机动车的范畴。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修订一直与相关方保持着密切的协调,最终版征求意见稿有望本月底完成,根据目前的时间表,新国标有望在明年两会前正式出台。
扬子晚报记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