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清晨,长安街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引起了网友痛议。事故中,英菲尼迪重创菲亚特,造成菲亚特车中一家三口两死一重伤。肇事车主陈家表示,自己的车速在“80-90(公里)吧”,虽然该事故的具体细节还有待交管部门勘定,但是,菲亚特“两厢变一厢”的惨状足以使所有车主不寒而栗,造成菲亚特被英菲尼迪重创成惨剧的关键因素有三点:
一、两车自重差距过大
从力学角度讲,质量相差越大,被撞出去的距离越远。菲亚特派力奥比英菲尼迪G37轻半吨,这就相当于跑动中的姚明撞没动窝儿的刘翔,刘翔肯定得趔趄出去。所以,车辆吨位在这种时候就能发挥作用。小车虽然省油轻便,事故中吃亏就大了。不过,被撞车至少超过3吨重量才能抵挡此次撞击,可是谁又能买一辆大金龙当家庭用车呢?
二、派力奥后保险杠没防撞钢梁
被撞出去的越远,不代表损伤越大,这主要看一撞之下能量的去处。比如刘翔被姚明撞一下,身为运动员,他会本能地“卸力”,顺势踉跄但不受伤,汽车工业也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智能。
我们看到的后保险杠是俗称的“杠皮”,在欧系和美系车中,“杠皮”内部是才是真正的保险杠——防撞变形的坚固杠体-后防撞钢梁,俗称“杠铁”。这种构造两厢车与三厢车均适用。在日系车中,通常在“杠皮”之内取消“杠铁”,改用吸能海绵和支架,然后在车体后部加固起到欧系车中后防撞钢梁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三厢车被追尾时,杠皮,吸能海绵,支架会顺次破损,加上后备箱形成吸能区,缓冲掉冲击力,在靠近后座部位的加固杠体此时才发挥作用“抵抗”剩余的冲击力保护乘客。但是此设计对于低端两厢车,就很难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