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发是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原为新寮村村民,1991年底将户口迁出;1969年曾任新寮村党支部书记,1973年至1982年期间担任公社党委委员兼村书记;1990年之后一直经营医药生意。
2009年,张某发因严重毁坏耕地19.842亩,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被当地警方刑拘后不久,潮阳区国土局又向警方发函称:“在调查期间,张某发对其非法占用耕地面积19.842亩组织了整改。拆除了内外围墙,运走砖块和废土,进行了翻土、填土并种上香蕉、甘薯等农作物面积10.8368亩,未整改面积9.0052亩。”
根据相关法规,非法占用的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5亩以上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面积10亩以上,种植条件被严重毁坏的,可立为刑事案件。而正因有了国土部门出具的这份函件,张某发由违占19.842亩土地陡降至9.0052亩,低于法律规定的“10亩以上”的刑事追究标准,张某发于是由刑拘转为“取保候审”。
依法收归集体
实际仍是私有
在国土部门的调查报告和新寮村委会的书面反映中,都证实了祠堂及配套建筑设施是由张某发斥资修建。2009年国土部门介入调查后,作出“已形成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依法予以没收”的处理。
2009年9月8日,村委与张某发签订土地收回协议书,重新把祠堂前的土地承包给村民种植管理。但村民们反映,那些所谓“收回”的土地其实都租给了张某发的亲信,租期没有限制。而包括祠堂等建筑物的实际控制权,依然在张某发手中。记者在祠堂的从厝里走访租户,一位在此租住的阿姨称,这些房屋都是向张某发租的,每年租金要一万多元。
至于祠堂的“后包”、那栋五层高建筑,据了解,张某发原本打算用于祠堂祭祖供牌位的场所,目前有两层改成厂房出租给一家绣花厂。
祠堂前的野味农庄茶座,经营者是张某发的外甥,其亲口证实:这块地是向张某发租的。
8月28日,谷饶镇国土所一位蔡姓负责人介绍说,尽管早已对该建筑予以没收,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这些建筑目前仍缺乏管理,对于整改好的几十亩土地,目前已由村委会发包给了村民,“至于这些厂房和土地是否承包给了张某发的亲属,还需要进行调查。”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饶镇地区的宅基地20多年来几乎没有规划,许多企业用地都是“少批多建”或者“未批先建”,导致许多村民连合理的建设住宅的土地都没有。(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