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生活与法

男子因女儿太丑诉整容妻子 律师:妻侵犯夫知情权

男子诉整容妻 律师:侵犯知情权

2012-11-08 15:05:00

  丈夫疑妻不忠起诉离婚得知美妻原是人造律师提醒——

  妻丑不是罪瞒夫却不对

  事件点击

  一些网友近日在转发一篇报道,冯先生以妻子太丑为由将其告上法庭申请离婚,最终获赔75万多元。

  冯先生说,他是在女儿出生后才对妻子的长相产生质疑的,因为女儿生得太丑,且和父母都不像。冯以为妻子不忠,起诉到法院。面对指控,冯妻承认自己曾花费62万多元整容,使得容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整容是在两人认识前做的,但她从未向丈夫坦白整容事宜。

  冯先生认为妻子用虚假的容貌骗其与之结婚,所以提出离婚。法院同意了他的诉求并准予了他的赔偿要求。

  律师解读

  隐瞒整容真相侵犯丈夫知情权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婚姻家庭法方向专业律师杨晓林认为,妻子的行为虽不能定义为法律上的“欺骗”,但实质是破坏了夫妻间的相互信任,违背了民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侵犯了丈夫的“知情权”。

  现代社会的发展为通过科技手段美化容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整容之后是否有义务将自己整容之事告知其他人呢?隐瞒就是欺骗么?

  杨律师说,法律层面上的“欺骗”会引起法律上的责任,如刑法上的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类犯罪;民法上的欺诈引起行为无效或合同解除等法律后果;而道德层面上的不诚信引起道德上的谴责。

  我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的婚前隐瞒真相行为并引起婚姻无效的仅仅是婚前隐瞒精神病史的行为。

  冯先生的妻子婚前隐瞒整容之事还不能认为是法律上的欺骗行为。

  但妻子应在婚前如实告知丈夫,可以让丈夫有选择是否接受的权利,处理不当就为家庭纠纷埋下了隐患。

  能证明感情破裂丈夫就能提离婚

  杨律师说,《婚姻法》规定,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我国婚姻关系解除的标准是“感情破裂”。除了四种法定情形外,只要最终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具体理由并不重要。丈夫只要能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不论妻子是否隐瞒整容之事。

  妻子的行为虽不能定义为欺骗,但其实质是破坏了夫妻间的相互信任,违背了民法诚实信用的原则。

  因被瞒整容索赔法院难支持

  《婚姻法》只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冯妻的行为显然不属于以上四种情形。这种情况下,除非女方自愿,否则法院不太可能直接以此为由判赔。

  杨律师说,一方有处女膜情结、性功能障碍等问题,造成夫妻对簿公堂的事时有发生。夫妻双方在婚前应告知对方一些较为隐私但对方可能介意的问题,以免埋下隐患。(法制晚报)

  • 相关阅读
  • 女子急需现金找人用信用卡"套现"反被骗走12万元

      因缺钱还贷,俩初中未毕业的男子竟心生邪念,租场子、聘女秘,一人还假扮套现者“双簧”设局诈骗,带着骗来的信用卡刷卡购买了价值12万元的6根金条,却欺骗同伙没买成,独吞了。11月3日,历下公安解放...

    时间:11-09
  • 女公务员偷闺蜜钱包满不在乎 称最多行政处罚

      3700元钱不翼而飞  10月10日这天晚上6点,在黑龙江大庆市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刘梅(化名),准时回到家中。进屋后,忙了一天的刘梅打开手提包,发现里面的钱包不见了。钱包里不仅有身份证、银行卡等各种证件,更...

    时间:11-09
  • 80后夫妻闹离婚礼金说不清 女方开大挂车搬嫁妆

      慈溪龙山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结婚两年多,近日到慈溪法院打离婚官司。案件并不复杂,法官也很快判决,不过昨天亲眼看过女方搬嫁妆的场面,那可是雷倒人。  离婚案礼金说不清  小严今年26岁,丈夫小杨比她大...

    时间:11-09
  • 男子合成274张艳照 多省企事业单位领导成敲诈对象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通过在网上搜索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图片,用软件将这些照片合成“不雅床照”,然后通过快递邮寄给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领导,冒充私家侦探进行敲诈。截至案发,共向江...

    时间:11-09
  • 男子称写欠条哄女友开心 分手后被判赔17万元

      恋爱时“为爱”写借条,分手后要不要兑现?近日,集美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女方持借条将前男友告上法庭,要求归还17万元“欠款”;男方却说,这个借条是双方恋爱期间,他为...

    时间:11-08
  • 申通快递等客户信息遭贩卖 真实单号每条仅0.5元

      迅猛发展的中国快递业,正面临一场客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昨日 (11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到爆料称,快递单号的信息正被大面积泄露,甚至衍生出多个专门交易快递单号信息的网站。  记者在“淘单...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