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前后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从安徽、河南逃荒过来的街头艺人们聚集在芦溪小学附近的大戏台旁表演。
王林对杂耍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周继明看到,他把一位河南杂耍老艺人和他的小孙女领到家中暂住了一段时间。
这也许是王林日后用于行走江湖自称“民间杂耍”技艺的始源。因为从那以后,周继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惊喜地发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王林竟然能时不时地变些糖,甚至烟出来。
在中国的宗教地图中,江西是道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境内的龙虎山、西山在史上曾是神仙方士和黄老道们活动的重要场所,许多出处难辨的神秘传说在民间流传,以道教之名衍生的各种法术在坊间有数量庞大的信众。
多年后,王林向那些仰慕他的人解释,他所有的技法源于7岁离家,前往峨眉山拜道士学艺。他身边的人则将这些神奇不已的表演归于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崂山道”或“茅山道”。
不过记者采访到他周围的街坊,并不认为王林在下乡前离开过芦溪,而“峨眉山学艺说”此前也被峨眉山武术研究会否认。
“知识青年”
偷自行车留声机换食物
1965年,王林、老周和芦溪县城的十几位青年一起下放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宜丰县石花尖垦殖场洪源槽分场。
在他日后带有自传性质的画册里,王林以轻松而得意的语气回忆了那段时光:他如何在干农活时略动脑筋“偷工减料”;如何以挑战权贵的姿态用戏法捉弄粮站站长;在人群拥挤时,突如其来地唤来群蛇惊吓众人;“死猪复活、活鹅变死”逗弄小贩。
不过,在老周记忆中,王林的那段下乡史却是另一番光景:尽管充满冒险、热血甚至另一种意义的“浪漫”,但或许并不那样值得称道。
在同批青年眼中,王林是这样的“知识青年”:他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只为抢到打石灰、杀虫子的轻松活干,干完了之后早早回屋子里歇着;中午大日头时王林一般不出来做工,而对于做工时使用些“小技巧”偷工他显得得心应手。
知识青年在那个年头工资低,一个月仅有7块钱,吃了饭没有菜。王林钻进垦殖场厂长家里,偷走了那年头罕见的一辆自行车和一架留声机,转手卖到邻近的万载县,卖到“巨款”80多元,换做一堆食物独自吃掉。
在老周的印象里,王林在下乡时的确会不时展露他变烟、变酒的技法,而这也被到垦殖场表演的萍乡杂技团看中,教了他半月时间,不过在这期间,他并没见过日后王林仰赖成名的变蛇和气功。
多年后在一个私下的场合,王林向他身边的人表露“我就是手快”。
有一段红尘旧事在知青们中间不胫而走,王林驾着场里的井冈山牌大汽车拉着一位军人的妻子连夜私奔到芦溪老家,最后被人五花大绑抓回批斗。
在王林身边不同人的记忆中,与其相关的桃色绯闻不仅于此。因此,尽管王林在自传中将其入狱的原因归咎为“破坏农业学大寨”,但包括知青、狱友在内的人坚信王林是由于与妇女有关的罪名被劳教的。
“大师”
鉴定档案编号001
官员捧场,观众叫好,媒体支持,只欠一点权威鉴定,大师王林即可登阶加冕。
1992年3月,王林在江西省体委的陪同下进京参加了中央六人测试小组的测试。时任《人民日报》科技记者的陈祖甲在场见证了多次这样的测试,他最近对媒体回忆,在王林之前没有一个测试是成功的,许多气功师拒绝接受测试,或者在测试失败后称自己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