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记者 李小龙 王 涛)12月17日,在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二组组长家里,当着记者的面,镇、村干部和张三狗历经3个多小时的“谈判”,张三狗与村委会初步达成赔偿协议。至此,一桩由“一地两主”引发的8年土地承包权纠纷得以化解。
今年4月13日,在西安打工的夜村镇白杨店村二组村民张三狗回到商州,打算在自家承包地里栽丹皮。然而,刚下车的他经过自己的地时,却发现地被人用水泥柱子和铁丝网圈了起来,正在建养殖场。
随后,张三狗得知在自己地里建养殖场的是与他发生过多次地畔纠纷的同村村民王永斌。因为这块地,他和王永斌结怨多年,双方还发生过肢体冲突。最后在镇村组干部的调解下,对各自地畔进行了重新界定。
“没想到这次又被王永斌占了。”张三狗说,自己很早就承包了这片地,这是众所周知的,2005年合同到期后又和村上续了约。为了要回自己的地,4月份以来,张三狗先后多次找过村、镇干部要求解决此事。镇、村干部也就此事多次向张三狗解释,鉴于王永斌的养殖场已办起来,让他拆掉难度太大,村上同意赔付张三狗三年的经济损失,由于赔偿数额相差太大,此事一直未能解决。随后,张三狗多次到夜村镇、农业局、环保局、区政府等处上访,希望相关部门撤销王永斌“非法”办厂的手续。半年时间里,“上访”几乎成了他的专职“工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多次调解,但张三狗一直“不服”。12月16日,张三狗向记者反映情况,希望能主持公道。
12月17日,记者来到夜村镇政府,就张三狗反映的问题向镇、村干部进行了解。得知来意后,王永斌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承包地合同以及办养殖场的相关手续,并表示自己的承包合同是1997年与村上签的,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步。
原来,张三狗、王永斌同是原李塬村村民,这片坡地的确一直被张三狗承包着。1997年李塬村又和王永斌签写了一份租地合同,合同中对王永斌承包地的范围描述过于模糊,将张三狗的地也涵盖进去。后来李塬村和白杨店村合并后档案丢失,新村上的干部对此事不清楚,又和张三狗续了10年合同,故而造成现在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问题,记者与张三狗进行“谈心”,告诉他,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形成了事实,你出门打工这几个月不止挣几千块钱,整天上访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张三狗犹豫了半天答道,“我觉得大家都向着王永斌,对我不公,所以就想多要些钱,出口恶气,不然觉得没面子!”至此,记者才明白,原来张三狗得了“心病”,症结在于对干部的不信任。后来,记者通过讲政策、说道理,张三狗终于明白,其实各级干部一直在主持公道,并没有向着王永斌,只是自己钻了牛角尖。当即表示愿意和村委会就赔偿问题重新谈判。
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交涉,白杨店村与张三狗初步达成赔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