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5年商洛市两会专题报道 > 直通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2015-02-10 08:55:44 来源:


  (四)针对突出问题实施铁腕治污,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顺利推进,建成循环示范城市创建项目80个、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62个。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成效明显,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365辆,拆改燃煤锅炉31台,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强力推进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实施污染防治项目102个,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重大贡献。狠抓节能减排和过剩产能化解,实施节能减排项目43个,淘汰过剩产能2.7万吨,节约标煤4.98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削减0.3%、1.8%、2.7%和5%。大力实施生态建养和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32.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2平方公里,我市在全省率先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五)按照兜底补短要求办好民生实事,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在全市开展了六项民生政策大检查,有效解决了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群体保障标准低、兜底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贫困户7.4万户,9.3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解决安全饮水13.13万人。就业工作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3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90.56%,转移农村劳动力60.4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十连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升10%,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水平持续提高。社会救助范围更加广泛,下拨各类社会救助资金6.82亿元,实施医疗救助11.27万人次,临时救助9200户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建成残疾人托养及康复中心21个。
  (六)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各类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山阳、商南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商南“教育强县”、丹凤“双高双普”创建通过省政府命名表彰,全市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居全省第一。完成了市直职教资源整合工作,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9所,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惠及14.2万名中小学生。二是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县乡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毕业生158名,大病保障病种达到24种。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金补助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人口自增率为3.17‰。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20.35万户,“三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我市创作剧目《带灯》、《沉香》在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和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创作的花鼓历史剧《聂涛》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我市在十五届省运会上获得了14金7银7铜的好成绩。四是平安商洛建设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类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4.5%。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七年居全省前列。
  (七)依靠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释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行政、经济、生态、农村、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启动了新一轮市、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全市镇、村撤并率分别达到22.2%、34.1%。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93项、精简幅度25.3%。全面实行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清理规范涉企行政收费24项。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国资国企等五项改革进展顺利。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其中企业1735户、个体工商户1.1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1.58%,位居全省第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5亿元、增长17.8%,外贸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增长5.76倍。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余额82.08亿元、37.04亿元,分别增长13.93%、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