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雨丹协作助推丹凤经济社会发展

2025-10-15 07:25:04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高)近年来,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联络组全面落实苏陕协作工作安排,深挖丹凤资源禀赋,发挥雨花台区资源优势,纵深推进各项工作,雨丹协作共促持续深入,有力有效助推了丹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雨丹联络组围绕丹凤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四大产业集群等目标,先后对接出台《江苏企业来丹凤优惠政策》《丹凤县招商引资扶持政策》等惠企政策,引进了中药材产业链龙头企业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链龙头企业陕西金时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对接联系科技特派团,深入企业开展人才技术帮扶,联系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引进科研团队,帮助企业建立研究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引进产品策划、包装、营销团队和外包装生产企业,助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投入苏陕协作项目资金3.7亿元,支持43个苏陕协作项目建成投产,撬动社会资本31.7亿元,带动2100多户6300多人稳定就业增收。
  雨丹联络组积极推动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帮助引进产品策划、包装、营销团队和外包装生产企业,支持中药企业深化产品开发,发展中药饮片、代饮茶、中药制剂等各类产品1180种,推动丹凤桔梗、黄芩等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制定陕西“鼯鼠”养殖标准,注册“雨丹”牌药材商标。设计“农旅融合”线路,促进丹凤文旅产业与农产品销售协同发展,助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南京举办推介活动,大力宣传推广丹凤葡萄酒、文旅康养等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建立了秦岭中医药博物馆,组织药材产加销企业到安徽亳州对接中药材市场,在南京开设丹凤农特产品门店3家,全面强化丹凤中药材展销推介,累计促进丹凤农特产品销售3.17亿元,有效推动丹凤产业发展壮大。
  雨丹联络组对接雨花台区人社部门、江苏重点用工企事业单位,联合劳务企业、驻外劳务输出工作站建立涵盖就业调查、用工需求、岗位推介、共享用工等多方面的劳动力资源系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家,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11家,共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带动定向输出到江苏务工2363人,带动丹凤籍劳动力在江苏创业310人、从事餐饮服务5000多人,通过“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输送务工人员达1.2万多人。
  同时,雨丹联络组积极对接科技特派团和南京高校、科研院所,将解决丹凤农业领域技术难题,推广高效农业作为工作重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50场次,对接企业提供技术15项,对接科研院所等转让专利12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73个。引进南京市第一医院管理服务制度,修订院长办公会等核心制度45项,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流程39项,支持丹凤县医院组建了骨三科等10个新科室,建成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选派120名业务骨干到南京进修学习,累计开展培训和教学讲座319场次,培训医务人员3107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1项,开展义诊助教活动21场次,服务群众4.3万人次。帮助丹凤中学开发课程49个,建立联合教研组7个,培训骨干教师43名,帮助县职教中心新开设专业2个,在江苏打造实习实训基地12个,与8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率提升6%,为丹凤医疗技术提升、教育质量提质、职业技能提效、群众幸福感提高贡献了坚实力量。

  • 相关阅读
  • 寺坪镇以“双提升”蓄势赋能

    近年来,丹凤县寺坪镇锚定干部“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双提升”核心目标,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下沉服务群众、锤炼实战本领、汇聚内外合力等举措,持续夯实组织根基、激发人才活力,打造出一支敢担当、有能力、作风硬的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坚实动能。...

    时间:10-14
  • 竹林关镇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采取“差额储备、动态管理”模式,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36名,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6名全部为党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88%,20名现任村干部地加入实现了梯队衔接。针对后备力量能力短板,竹林关镇创新实施“理论铸魂实践赋能”双轮驱动培养计划。...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