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 赵满平)近年来,丹凤县商镇王塬村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创新发展多元业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先后获得“陕西省最美葡萄园”、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等荣誉,并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
王塬村以“干净丹凤”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风貌整治,先后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产业大道建设、河道整治、和美广场打造,修复淹岭古道等24个基础设施项目,拆除牛圈19处,清理残垣断壁29处,引导群众改造房屋320户、厕所162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均达95%,村容村貌焕发新颜。
围绕做强特色产业,村上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总体规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与特色种养。建成红颜草莓大棚9个、夏黑等高品质大棚葡萄40亩、软籽石榴150多亩、套袋樱桃30亩、商山蟠桃50亩,聚力打造“商山五宝”品牌。积极培育核桃加工、飞鼠、娃娃鱼、农家乐、食用菌等“五小”经济,有效联农带农384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7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54万元。
同时,深化三产融合,依托商山历史与四皓文化深厚底蕴,围绕“商山秘境·心隐之处”主题,探索农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路。成立村集体康养旅游公司,建成商山1号健身步道、四皓养生湾餐饮等康养设施,着力讲好商山故事,擦亮“中国第一隐山”品牌。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村党总支以创建“六好”党组织为目标,创新开设“乡音党课”,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推行“五民”工作法,开展道路改造、土地流转等院落议事活动8次,将党员干部“一头热”转化为干群“齐发力”。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选“五好家庭”15户,“好婆婆、好媳妇”16人,开展葡萄采摘节等文化活动20多场次,形成“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