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林效纬)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推行“二三四”工作法,在服务优化、药品集采、基金监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实现了医保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两步走”打造“一刻钟医保服务圈”。首先在县级政务大厅实现20余项医保业务“一窗通办”,指导全县群众激活使用电子医保码23.47万人,个人医保电子码激活率达95%,有效推动“一码通行,就诊无忧”;其次在镇(街道)设立医保服务站、村(社区)设立医保服务室,配备专干和联络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异地就医备案、报销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快办结”。三级医保服务体系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8万余人次,现场办件3万余件,群众办事时间平均缩短60%,跑腿次数减少80%,医保服务便捷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个督促”推进药品集采“三进”。通过督促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使用集采药品、督促定点药店设立集采专柜并明码标价、督促镇村卫生机构规范药品采购管理,构建了以二级医院带动一级医院、一级医院带动村卫生室的集采药品供应网络,实现“以大带小、辐射全县”的药品保障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集采药品品种545种,每年可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1905万元,切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四个夯实”推动基金监管专项整治。通过夯实各方责任、夯实制度建设、夯实线索移送、夯实政策宣传,逐步构建起全流程、多层次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今年以来,检查医药机构102家,处理违规机构97家,拒付违规基金3.23万元,积极向公安、市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31条,多形式向群众宣传医保政策,公布专项整治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持续巩固了“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基金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