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堡翔)今年以来,丹凤县龙驹寨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龙驹寨街道建立政法单位调度机制,整合街道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力量,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重点人群合力管控和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对重大事项和风险隐患及时上报街道党工委,并通过专题会议研判解决。落实对重点人群的街道、村(社区)、卫生、民政、残联、派出所及家属的监管责任。对生活存在困难的及时提供救助,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及时研判并采取管控措施。
为提升工作质效,龙驹寨街道探索推行户分三类、人分五型、“三治”融合、五措并举的“3535”精细化治理工作法。依托23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和1024名片长,将住户按照和谐稳定类、弱势群体类、重点关注类进行分类,将人员分为外出务工型、就近就业型、家庭留守型、重点关注帮扶型、特殊管理型5种类型,通过划片治理,开展平安夜访和下访约访活动,发挥村(社区)调委会作用,坚持打防并举,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按照“四个到位”和“五个法治化”要求,龙驹寨街道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发动村组干部、网格员、调解员作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村(社区)40支“红袖章”巡逻队共计420人在背街小巷开展志愿巡逻,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落实领导坐班接访、干部包片督办和案件交办制度,做到来访有登记、领导有批示、事项有交办、结果有回应、案件有回访。对重点案件包抓到人,通过开展平安夜访活动解决实际问题117件,约访下访积案及重点对象60多人次。联合公安机关打击扰乱办公秩序违法行为2起2人、缠访闹人员3人。通过规范工作程序,实现了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的法治化。
龙驹寨街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用,解决困扰群众的家庭、婚恋、邻里、山林土地等纠纷。今年以来,共调解165起矛盾纠纷,其中疑难的矛盾纠纷25起、其他纠纷140起。与司法、公安共同调解跨区域饮酒诱发疾病死亡案件2起,意外死亡案件3起。邀请司法机关,向信访人普法释理7次。建成街道办、鹿池、凤冠、中街4个信访法治化示范点。根据矛盾纠纷类型打造村社区“乡贤调解室”,发挥妇女能人作用,形成“李大姐热线”“巾帼调解室”等特色品牌,改造升级街道行政调解室,建成标准化司法调解室,因人因事施策,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多元化的调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