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 飞)今年以来,丹凤县竹林关镇东楼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层分类执行常态化帮扶政策,全面排查检视薄弱环节,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弱项,守牢不发生返贫致贫底线,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东楼村组织“四支队伍”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样化宣传政策,通过入户走访175户658名一般脱贫户以及8户23名重点监测户,讲解各项惠农政策的申请条件、申请方法、补助标准等,现场为他们答疑解惑。对于常年外出的农户,通过微信或者电话联系,提高他们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和认可度。结合近期“排查月”活动,按照“8+1”工作思路,入户走访时详细了解家庭成员、健康、就业等基本情况,排查饮水安全,宣传产业扶持、交通补贴、民政救助等各项政策。同时,将走访排查与养老保险收缴、野生动物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做到统筹推进。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列出汇总清单,做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切实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推进巩固衔接工作基础再夯实、质效再提升。
为加强动态监测,守住返贫底线,东楼村通过农户自主申报、网格员日常摸排、“四支队伍”定期走访、上级行业部门反馈等多种途径,对有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会议研判和民主评议,及时纳入1户监测户,聚焦风险点开展针对性帮扶;对市县医保监测预警系统反馈的12名疑似风险人员信息,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预防”。同时,宣传产业奖补政策50次,鼓励支持辖区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庭院经济;利用新媒体推送就业信息100多条,积极与县人社部门沟通衔接,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加强扶贫资产收益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入股分红的优势,让脱贫群众得到更实惠的利益。
东楼村还不断加强设施建设,推进水毁道路、河堤修复、和美乡村建设进度,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16次,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扮靓美丽乡村颜值,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完善村规民约,培育乡风文明,革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优化治理体系,开展法治教育8次,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率,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