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林果飘香产业兴 “甜蜜经济”富百姓

2025-09-16 09:33:0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谢 非

  △王塬村栽种多个葡萄品种,采摘期从8月一直持续到10月。图为9月12日,村民在基地采摘成熟的葡萄。

  △9月15日,丹凤县龙驹寨街道代庄村的冬枣硕果满枝,群众忙着采摘部分成熟冬枣。目前,该村发展冬枣21亩,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眼下正值瓜果飘香的时节,9月12日,走进丹凤县商镇王塬村的葡萄大棚,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来自县城的王女士正带着孩子体验采摘:“让孩子走进田间,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感受劳动的快乐,这样的体验特别有意义。”

  如今在丹凤,像王塬村这样的采摘园已有10多处,酸甜可口的水杂果不仅成了市民的“心头好”,更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到市场、从种植到文旅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生态优势奠定发展根基

  丹凤县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属凉亚热带半湿润与东部季风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年日照时间2056小时,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17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为苹果、李梅、桃、葡萄、樱桃等多类水杂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加之县内历来有种植葡萄、李梅、樱桃的传统,为水杂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丹凤县立足葡萄酒首位产业定位,按照“稳定规模、突出特色、提质增效、延长链条、富民增收”思路,持续调优水杂果品种布局、创建标准果园、提升果品质量,推动果业从“零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转变。

  丹凤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奇介绍:“我们结合县域气候与传统种植优势,重点打造两大核心果业产业带,就是为了让分散的种植户‘抱成团’,形成产业合力,让小杂果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器’。”如今,棣花—商镇—龙驹寨—铁峪铺—武关312国道沿线果业产业带以及土门—竹林关银花河沿线果业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万湾、黑沟河、王塬等村的采摘园、农业园区蓬勃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以前遇到病虫害只能慌手慌脚,现在提前预判、科学防治,葡萄亩产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千元!”在王塬村,技术员李建文的成长,是丹凤果农技术升级的缩影。曾经的他只是普通果农,如今通过外出培训、专家指导,已熟练掌握扦插育苗、绿枝嫁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从“门外汉”蜕变为村里的技术骨干,还带动周边村民学习新技术,全村水果品质显著提升。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丹凤县始终将“科技兴果”放在首位,一方面围绕果园生产关键环节及市场信息,开展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培养像李建文这样的“土专家”120多人;另一方面聘请省市专家现场指导,及时解决种植户在品种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难题,让果农从“会种”向“种好”转变,为水杂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旅融合激活增收潜力

  在黑沟河村,村民叶家满正顶着烈日在葡萄架下忙碌,他小心翼翼地查看“夏黑”葡萄的长势,指尖的果实泛着玛瑙般的光泽。“今年气候好,加上管理得当,葡萄长势比往年还好,再过阵子就能批量上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叶家满话语里满是期待。作为黑沟河村水杂果产业的受益者,叶家满的生活也随着产业发展愈发红火,这正是丹凤县以果为媒、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动缩影。

  立足土壤湿润、光照充足的优势,黑沟河村确定“葡萄为主、樱桃和仙桃为辅”的产业定位,通过引进优质种苗、建立育苗基地、开展嫁接改良,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同时,村里盘活撂荒地、升级产业大棚,创新采用“入股联营、土地流转、租赁经营、劳务承包、代管服务”的“五型联结”模式,建成集“生产—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成功打响“黑沟河葡萄”品牌。

  如今,黑沟河村已发展葡萄800亩、樱桃600亩、仙桃400亩,带动130户群众户均年增收2.5万元;更依托生态与区位优势,拓展葡萄采摘、研学旅游等新业态,近年来累计吸引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00多万元,真正实现“种植+采摘+旅游”的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果园”变“景区”、“果子”变“门票”。

  全域推进铺就甜蜜生活

  从黑沟河村的“单点突破”,到全县的“全域布局”,丹凤县始终以水杂果产业为抓手,深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棣花、商镇、铁峪铺等镇规模化发展特色水杂果。同时,通过举办“丹凤果甜请您尝”农民丰收节、大樱桃采摘节等活动,不断提升丹凤水杂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如今的丹凤水杂果产业,已形成“品类丰富、规模可观、错季上市”的格局。截至目前,全县水杂果总面积达2.4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涵盖葡萄、猕猴桃、樱桃、冬枣、桃等多个品类,且熟期衔接有序,保障四季有果、持续收益。丹凤的水杂果已不仅是“果腹之物”,更成为激活乡村资源、带动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甜蜜动能”。

  “我们将继续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持续延长水杂果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水杂果串起更长、更稳固的致富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王奇说。

  • 相关阅读
  • 山阳 链群发力 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山阳县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康养旅游等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在提质增效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山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今年刚刚投产的玮帝电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十...

    时间:09-16
  • 商南“一棵树”激活一个产业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今年以来,商南县立足生漆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势,以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康养”全产业链体系为目标,从规模扩张、链条延伸、品牌培育、业态融合多维度发力,全力激活“一棵树”经济。   商南县...

    时间:09-16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新应用场景

      中新社长沙9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15日在长沙开幕。现场,各种自研人形机器人亮相,应用场景涵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携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建的乐队——“超人乐...

    时间:09-15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新应用场景

      中新社长沙9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15日在长沙开幕。现场,各种自研人形机器人亮相,应用场景涵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携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建的乐队——“超人乐...

    时间:09-15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新应用场景

      中新社长沙9月15日电 (记者 唐小晴)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15日在长沙开幕。现场,各种自研人形机器人亮相,应用场景涵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携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建的乐队——“超人乐...

    时间:09-15
  • 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 共绘两岸产业融合蓝图

      中新网长沙9月15日电 (付敬懿)2025年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旨在深化湘台产业合作,推动两岸青年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协同发展。会上,长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筹)宣布成立,推动搭...

    时间:09-15
  • 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 共绘两岸产业融合蓝图

      中新网长沙9月15日电 (付敬懿)2025年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旨在深化湘台产业合作,推动两岸青年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协同发展。会上,长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筹)宣布成立,推动搭...

    时间:09-15
  • 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 共绘两岸产业融合蓝图

      中新网长沙9月15日电 (付敬懿)2025年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旨在深化湘台产业合作,推动两岸青年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协同发展。会上,长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筹)宣布成立,推动搭...

    时间:09-15
  • 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 共绘两岸产业融合蓝图

      中新网长沙9月15日电 (付敬懿)2025年湘台企业家携手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旨在深化湘台产业合作,推动两岸青年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协同发展。会上,长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筹)宣布成立,推动搭...

    时间:09-15
  • 产业生态日益成熟 科技创新赋能“好房子”建设

    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从“搭积木”式装配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到胜任高空作业的外墙喷涂机器人,再到实时调节温光、为建筑装上“智慧大脑”的楼宇自控系统……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正加速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