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晨光里的橙色暖流

2025-11-28 09:58:2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王江波

  “王大姐,开门啦!我们是环卫队的,来给您家查查线路和取暖安全!”11月14日,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洛南县东街社区进校巷子的墙头,洛南县环卫队队长王刚和队员们的脚步声便打破了小巷的宁静。

  今年11月以来,这支身着橙色工装的队伍化身“安全守护员”,一场覆盖300多户一线环卫工人家庭的“暖心敲门行动”在洛南县悄然展开。

  “王队长,快进来快进来!没想到你们真的上门来了!”清扫二组的王冬芳打开斑驳的房门,脸上满是惊喜。她常年负责东新街的清扫保洁,每天凌晨四时就出门作业,家中电线的问题早已是一块心病。

  王刚迈进门槛,目光便落在了墙角杂乱缠绕的电线上,眉头微微蹙起:“王大姐,您这线路可太危险了,电线都老化脱皮了,万一漏电后果不堪设想。”他一边说,一边掏出笔记本仔细记录,手指顺着电线走向逐一排查隐患点。

  随行的电工赵月军放下工具包,熟练地拿出测电笔俯身检测:“李队,这几处插座都已经老化失灵了,零线火线还接反了,必须马上更换。”话音刚落,他便从包里取出崭新的插座和线材,蹲在地上麻利地剥线、接线。螺丝刀转动的声响中,原本杂乱的线路被逐一理顺,缠绕的电线被整齐固定在墙面上。

  “王大姐,您看这样就安全多了,以后千万别在插座上同时插太多电器,也别用破损的插线板。”赵月军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指着新装的开关耐心叮嘱,“有任何问题随时给队里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下我晚上睡觉也能踏实了,干活也更有劲儿了!”王冬芳感激地对赵月军说,眼眶已微微发红。

  在洛南县剧院对面的小巷里,清扫三组的陈秀娥正等着队员们上门。她租住的小屋空间狭小,一个布满裂痕的插线板上插满了电器插头,线头裸露在外。

  “陈姐,您这插线板都烧黑了,可不能再用了!”队员王爱侠一眼就发现了隐患,伸手轻轻拔掉插线板电源。

  陈秀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知道不安全,可平时忙起来就忘了换。”赵月军二话不说,拿起新的插线板快速安装。“以后记得睡前检查一下电器电源,出门的时候要及时断电,防止电器短路老化……”赵月军耐心细致地给陈秀娥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陈秀娥的房东站在一旁全程见证,忍不住称赞道:“环卫队真是太贴心了!我租房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单位这么上心职工生活的,不光解决问题,还耐心讲知识,真是个有温度的组织!”这句话让在场的队员们心里暖暖的。

  排查过程中,这样的暖心场景不断上演。在老旧家属院,队员们踩着狭窄的楼梯逐户上门,弯腰检查燃煤取暖炉的通风管道,借助手电筒仔细查看厨房燃气管道的接口;在城郊平房区,大家帮着独居环卫工整理老化线路,手把手教其使用燃气报警器。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详细询问家庭情况,认真记录在“暖心台账”上,一周内,累计更换老化插座14个、整理线路200多米,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2处。

  “以前总觉得我们就是扫大街的,没想到队里这么惦记我们。”刚接受完隐患整改的环卫工人张师傅看着家里更换一新的电器线路,声音里满是感动,“以后干活更有底气了,我们也会把城市打扫得更干净!”

  从街头巷尾的橙色身影,到千家万户的暖心敲门,洛南县环卫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的初心。此次“暖心敲门行动”不仅及时化解了居家安全风险,更让每一位环卫工人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我们会持续关注一线职工的需求,把‘暖心敲门’变成常态化行动,用更多贴心举措为他们保驾护航。”王刚望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坚定地说。阳光洒下,橙色的工装在街巷中闪耀,如同流动的温暖,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