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 良 程万里)今年以来,商南县依托城市更新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全力推动棚改工作,确保棚户区群众从“忧居”走向“安居”。
坚持完善机制,高位推动“谋”。商南县成立由县长任第一组长、分管副县长任组长、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改工作专班,建立县级领导包抓、部门牵头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全县棚改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为棚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问需于民,全面推动“询”。商南县抽调发改、住建、棚改办等部门20余名干部成立工作组,采取“入户调查、院落座谈、电话咨询”等方式,走访东关、富兴等社区群众,收集房源位置、安置方案等核心诉求42条,建立《群众安置需求清单》,通过社区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同步公开意见采纳情况,做到民意征集闭环管理,切实保障安置方案符合群众意愿。
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推动“建”。商南县积极筹措项目资金,开通手续办理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限,加快征收拆迁。同时,采取“日调度、周通报”方式,对照棚改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群众安置等重点任务,逐项进行跟踪督办,落实群众安置安居,真正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近两年来,全县完成建设棚改“保回迁”房67户74套,安置面积9076平方米,支付补偿资金1090.6万元,补偿协议签订率、资金兑付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坚持公开透明,有效推动“评”。商南县创新“五方联验”工作机制,组织“棚改办、城关街道、社区、项目公司、群众代表”深入棚改项目一线开展现场核验3次,采取“现场丈量面积、现场计算补偿、现场签订协议、现场采集影像”方式,动态更新“房源位置、房屋面积、补偿标准、补偿金额”等关键信息,实时张贴到社区内的“阳光公示专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有效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