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柞水加速发展脱贫产业

2020-03-1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周雯)为了持续增加群众的收入,柞水县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择业、因人施策,强化政策扶持、利益联结、技术服务等,全力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巩固脱贫成果。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木耳产业管理办法》《木耳产业发展考核点评办法》等,建立产业发展风险防范机制,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为木耳、核桃等产业购买农业综合保险,并建立快速理赔机制,为群众发展产业吃下“定心丸”。已建成年产2000万袋的菌包厂5家,发展袋料食用菌1.5亿袋,建设连翘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5.85万亩,建成农家乐集群9个。

  全盘精准布局。集中力量扶持发展食用菌、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脱贫产业,大力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菜篮子”等短平快产业,在9个镇办44个村社重点发展木耳产业,在干佑河沿线、南线镇办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偏远的北线三镇发展特色药材“百里药谷”,巩固提升核桃、板栗两个传统优势林果业,加快发展林下养殖、林果林药林菌间作,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的10213户均有1至2个中长期产业。

  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西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米现代农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扶持壮大中博、野森林等一批龙头企业,新培育省市级农业园区2家、龙头企业2家,新打造休闲农业体验点16处,新增生态休闲农庄17家,新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100人以上,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以品牌引领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行利益联结。大力实施木耳“两借两还”模式和“借苗还种”“借仔还猪”“借鸡还蛋”等借还方式及乡村旅游“四联”模式、中药材订单化种植,构建紧密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劳务就业、土地流转、入股经营主体分红等途径稳定增收,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

  加强技术服务。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全程技术服务机制,为44个木耳专业村社逐一落实1个包抓部门、1名县级技术员和1名镇级指导员,采取“田间课堂、点对点服务、订单式培训”等形式,扎实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确保产业扶持贫困户每户至少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提高木耳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拓宽营销渠道。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加强产销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支持设立消费扶贫专柜、专区,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优先集中采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确保扶贫产品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进世界。

  • 相关阅读
  • 点滴爱心汇聚磅礴力量

      刘 媛 张莹雪  3月2日,乍暖还寒,从柞水县下梁镇石瓮社区前往县城的公路上,一位老人正用力地蹬着自行车,左手搭在车把上,右手紧握车把手,花白的鬓角不时滴下热腾腾的汗滴。他叫李绪宝,现年65岁,这个春节...

    时间:03-12
  • 大河村养殖大户向贫困群众捐赠猪仔

      本报讯(张莹雪 崔香涵 曾康)“领到猪仔我很高兴,感谢给我们捐猪仔的大户,我回去一定好好把猪养大,卖个好价钱,把日子越过越好!”领到猪仔的柞水县瓦房口镇磨沟村贫困户王传福激动地说。3月9日,瓦房...

    时间:03-12
  • 柞水开展“信用信访”建设

      本报讯(周成全 汪芳林)近日,柞水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柞水县“信用信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柞水县“信用信访”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旨在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党和政...

    时间:03-11
  • 柞水党建领航全力推动发展

      本报讯(余偏林)今年以来,柞水县坚持把推行“五长”制融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化“三抓引领、两图引导、五责引路”,党建领航促发展。  “三抓”引领。...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