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珊珊 曾维丹 姜 勇)今年以来,柞水县锚定“政策护航、服务提质、要素保障”主线,通过建机制、优服务、破瓶颈,全方位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推动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活力充分迸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帮扶机制,筑牢发展“保障线”。柞水县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创新推行“专班点对点服务、专员一对一帮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形成“县级统筹、部门联动、镇(街道)协同”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亲商助企和“五上”企业遍访活动,组织干部下沉企业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实打实解决发展难题。建立企业包抓责任制,明确129名干部专项包抓135户规上工业企业和48户拟纳规入统企业,实现重点企业帮扶全覆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服务供给,搭建纾困“连心桥”。柞水县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常态化政企沟通为纽带,累计召开助企纾困政企恳谈会7场,搭建政府与企业高效沟通平台,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经营融资、生产用工、项目用地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增长“动力源”。柞水县精准对接企业要素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筛选推荐155户优质企业纳入重点支持名单,累计为企业融资授信88218.65万元,发放贷款6771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积极破解用工难题,通过线上招聘、线下对接、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县内企业新增用工490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人力支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笔2440万元,激发市场主体创业热情,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队伍。全县新增培育市场主体873家,民营经济已成为柞水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