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致敬风并非仅仅停留在通类奖项,《发明男孩雨果》在技术类奖项中的横扫明显具有这样的偏向性。总体而言,奥斯卡的技术奖依然保持着专业水准。最明显的就是向来和最佳影片打包的最佳剪辑奖今年颁发给了《龙纹身的女孩》,表彰其凌厉而动感的剪辑技术,即便剪辑师工会都选择了《艺术家》和《后人》!而本届奥斯卡提名影片中,除了《艺术家》之外致敬意味最为明显的就是《雨果》。影片中默片时代的痕迹无处不在,外加对著名演员哈罗德-劳埃德的追溯,都在无形中符合了本届奥斯卡的主题。因此,“雨果”在“老地基上盖出摩天楼”的技术创新才令人惊喜,并顺利在最佳摄影环节压倒“天马行空”的《生命之树》。一如在音乐届中用灵魂唱腔歌流行的Adele,复古而不失新意,因此才让格莱美心甘情愿地砸出多项大奖。
影后的“冷”与“热”
要说梅丽尔-斯特里普不是大热门,这是不公平的。但要说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奖不是大冷门,同样也是不公平的。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17次提名奥斯卡并三座在手、金球奖大满贯并8座在手……在一连串令人窒息的头衔后,却是今年斯特里普时隔29年后再次攻克影后的激动与……些许尴尬。之前我曾认为今年奥斯卡会拷贝第74届奥斯卡的“双黑”之举,再次谱写维奥拉-戴维斯和奥克塔维亚-斯宾瑟的双黑人问鼎传奇。毕竟维奥拉-戴维斯也是一路从国家影评人协会到演员工会都未失手,演技的肯定无可非议。而斯特里普《铁娘子》的表现虽然也是强大无比,但影片本身的欠缺却让斯特里普的表演不像是为影片而是在为自己服务。而我从头至尾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致敬与怀旧为主旋律的今年,奥斯卡压根就不想也不需要打种族牌!更无意创造影史第二位黑人影后!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代表学院地位的高贵与正气。而学院的做法向来无懈可击,一如2001年为了毁掉汤姆-汉克斯的第三座影帝选择拉塞尔-克劳,又如隔年为了毁掉拉塞尔-克劳的蝉联选择丹泽尔-华盛顿。学院从不轻易创造纪录,但又很少落下话柄,因为它总在毁掉你的同时创造其他的历史,一如2002同届“黑人帝后”的纪录封杀了“影史第二个蝉联影帝”出现的机会,而今年斯特里普的问鼎抹去了“影史第二位黑人影后”出现的可能。同样,没人可以指责学院,因为没人能够指责梅姑的演技!
当然,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再次问鼎除了本身演技的强大、符合学院的主流意愿外,还有她背后的那个矮个子男人——哈维-韦恩斯坦。不管你是不是认为他玷污了电影艺术,亦或扰乱了“原本公证”的奥斯卡,或是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才是最懂得游戏规则的人!而懂的游戏规则的人向来都是胜者!从《生死朗读》挤掉《暗夜骑士》占驻最佳影片提名,到《国王的演讲》大获全胜,再到今年《艺术家》、《铁娘子》、《不败》对最佳影片、导演、影帝影后、纪录片的完美合围,第84届奥斯卡的关键字中绝对少不了“公关”二字。不得不说像伍迪-艾伦那般一心只爱电影的毕竟是少数,对任何人来说希望获得奥斯卡的心情都无可厚非,所以梅姑在发表获奖感言中声泪俱下地声称“这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个奖台上”时,不难看出当时她毕其功于一役的决绝,所以也不难理解数十年有如室外高人的她,今年在评奖前却频频曝光造势来拉取选票。要说这一切多不是韦恩斯坦安排的,你信么?不过最终斯特里普成功了,韦恩斯坦成功了,而这样的游戏规则和公关手段,依然会延续到下届、下下届、下下下届……谁知道还有多久,因为这奥斯卡本身就是一个游戏而已……
就这样,奥斯卡用他金光闪耀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拥抱了传统,而无数拼搏在影视界的人们又用他们的努力去拥抱这些规则,随着一届一届奥斯卡口味的流转和主题的变更,相信明年此时又有无数人在钻研:还要怎样拥抱你?Old Man!(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