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很多人一样,在看了《蜗居》后再看六六编剧的《心术》便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到患者这个弱势群体里,我期待它揭露医疗黑幕,期待它的快意恩仇———以至于,最初在浙江卫视看了前两集的样片后,我和身边很多同行一样产生了浓重的疑惑:剧中这轻松幽默的格调,这善良可爱的医护人员,是否将患者心中那些冷冰冰的医院给美化了?
然后,我看了全部37集的样片。我发现自己悄然从一场二元对立战的期待中走了出来,逐渐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医护这个职业,看待医患之间的种种问题。我开始思索:为什么医生在患者心目中就一定冰冷严肃、让人畏惧?我知道,很多人都有过不愉快的就医经历,遇到过一两个让人无法心生好感的医生,但是更多的医生是什么样的?我们又何曾认真地去观察过他们,何曾关注过他们的喜怒哀乐?
《心术》中呈现出来的医护人员其实与你我并无不同,他们有烦恼、有无奈、有愤怒、有悲伤,他们都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心术》的主创用一种温柔平和的视角记录着医院这座生命维修站里发生的故事,尽管它语调温柔,但却没有刻意回避矛盾———医疗资源的匮乏、医疗改革的迫切、医生可能因疏忽而导致一个生命的逝去、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公平不合理、医药代表的那些猫腻、各式各样患者们的表现……只是,它在讲述过程中摒弃了“解恨”或者“过瘾”这样情绪化的表达方式,试图理性地去间入那些你见过或没见过的“医院中的常事儿”。这部剧的幕后操作者,无论是编剧六六还是导演杨阳,都有过切身刻骨难忘的就医经验,也曾有过情绪,但她们最终都选择了“放下”的立场,立刻获得了另外一种能量。
在医改的大话题下,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患者,能做的其实不多,纵然是发泄情绪,以狠对狠,也无力让大环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剧中对叫嚣着要把医生“搞臭、搞倒”的闹事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把医生都搞倒了,谁为你的家人治病?现实的新闻中,那捅向医生的一刀带来的也只是更愤怒和更寒冷。当医患关系变成一场残酷的战争后,《心术》难能可贵地、清醒地呼唤着公民的理性。也许在这部剧中你看不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但你能看到的是,如果想要事情不变得更糟糕,需要做什么。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无论你原本对对方抱有怎样的执念,你只有付出爱与尊重,才能同样得到爱与尊重;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只有心怀希望,才能为自己和他人留出一条生路。
医护之难
●医疗资源紧缺,医生每日忙碌于门诊部、手术室、住院部,有时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何还能时时奉上笑脸?
●遇到家属闹事,医护只有挨打的份,不能还手。哪怕并非医生的责任,只要闹事,医院就会选择出钱了事息事宁人,并不维护医护人员的名誉与人身安全。
●重大事故中送来的病患需要急救,可家属往往无法及时赶来,无人签字,救还是不救?病人因抢救无效死在手术台上,责任一定在医生?
●病人家属打上门来,医生还有间办公室可以躲躲,护士呢?
●工作时间不规律,工作强度相当大,但薪水并不怎么丰厚,医护人员很难有正常的生活,剩男剩女在医护人员中很常见,夫妻离异也很常见。
三道人生选择题,你怎么做《心术》怎么做?
情景1
刘老太太由儿子带着来看病,霍思邈医生看了片子后对儿子说老太太的脑瘤情况复杂,可能不止一刀才能解决问题,建议不动手术。病人走后,霍医生的女学生提出不解:这个瘤没那么复杂吧?霍思邈解释:瘤本身确实不复杂,不接这个病患的原因是出于行医多年的经验,他一看到这个满脸虚伪、满嘴套话的儿子,就能基本判定他是个“难缠型家属”,为提前规避纠纷风险,他不愿收治这样的患者。学生意难平,顶撞老师。事态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