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港媒报道警队隐形飞车,刚好又接着这部《车手》上映,间接地为这部飞车警匪片做了个话题宣传。
《车手》拍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飞车效果,刺激、热血、危险统统都在影片中体现。很多人会拿回多年前的《头文字D》比较,但事实上没必要拿来比,《头文字D》不在香港拍,日本漫画改编加上几个华语地区最帅的演员,偶像化更明显,而对飞车戏更多讲究速度和漂移的快感。相反,《车手》全程香港拍摄,浓厚的本土特色,片中对白反复出现的观塘地区街道如伟业街、鸿图道等,港岛的中环上环皇后大道中、钵甸乍街也是不停在加强影片的本土性。至于对飞车的理解,不像《头文字D》突出速度快感,反而更强调车手对车的掌控,更需要沉着。
尤其片中最大的卖点过小巷直角弯的慢漂移真的令人眼界大开,“八千转,两咪车”的技术是车手控制好车的一个境界。动作指导钱家乐在片中给予了好车技的不同可能性,也堪称这部片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近几年当人们还乐于讲动作片功夫片动作班底的“成家班”或者洪金宝甄子丹,钱嘉乐已经在不少港产警匪片中开辟出自己的天地,也有了自己“钱家班”的名声,近年不少质素较高的警匪片如《证人》、《线人》、《火龙对决》、《逆战》(已经成了林超贤较固定的动作指导了)都出自钱家班。
说回这部片导演郑保瑞,自从前年加入银河映像团队后,郑保瑞成为银河出品的重要的导演,第一部《意外》就给人“意外”,和罗永昌、游乃海这些正宗嫡系杜琪峰弟子比起来,郑保瑞有点像“带艺投师”,入银河前几部cult风十足的电影成为这位中生代导演的标签,《意外》让郑保瑞迅速融入银河映像大家庭。而《车手》又风格一变,除了部分场面的设置和场景的选择有明显银河烙印,整部戏更像是杜SIR让郑保瑞自由发挥的作品。
看完这部片后,我听到朋友略微失望的评价“没什么亮点的故事”。和《意外》比确实《车手》故事弱了不止一个档次,不像银河映像作风,但我觉得这部片打从上映前的造势就已经可以判定这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而我也是一开始就没有把关注点集中在郑保瑞会给大家讲一个像《意外》那样的故事,我期待的只是这部片如何让在香港城市马路上最大极限地表现飞车成为可能,所以看完这部片我没有失望,郑保瑞是拍好了《车手》应该拍好的东西。
故事是很大路的警匪戏,飞车特技占了起码七成,演员演技发挥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黄秋生在片中发挥起冷面笑匠的作用让影片多了一份幽默,和余文乐戏中亦师亦友又让人想起《无间道2》里黄SIR和陈永仁那种亦上司亦朋友的关系。女性角色则全部沦为打酱油,像叶璇虽然好戏,但也仅有两三场戏露面。(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