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制约艺人方面,主办方缺少力度,任由艺人漫天要价,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据大爱音乐节主办方透露,某台湾地区女艺人携带团队25人以上,这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夸张的记录,艺人是来演出的,不是带人来旅游的,机票钱、住宿接待的费用直线上升,给主办方带来不小的开支,滑天下之大稽。
成熟的宣传企划理念
任何一个成功的音乐节都是依靠成熟的宣传策划来让乐迷心甘情愿成为音乐节的一份子的。从大爱音乐节的溃败上更能看出,支撑音乐节的除了超级大牌乐队之外,专业、合理的企划是支撑音乐节走的更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多数音乐节的制作团队并不专业,这是致命问题。他们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自我提高上,而依然把目光瞄准明星,认为有了明星加入音乐节就胜券在握。事实上,这种理念是完全错误的。一位多次参加过同一音乐节的歌手则称,同一个音乐节,每年与她对接的都不是同一个团队。这种现象就很不正常,因为每一个新的团队接手音乐节都需要磨合,频繁的更换团队,只能导致音乐节难以稳定成熟。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家对行业的破坏,“蹭票可耻、买票光荣”这个理念是2012张北草原音乐节提出的,这看起来有点可笑,但却是音乐节是否盈利的重要砝码,和上海的观众相比较而言,北京这一点做的真的是太差了,难怪有演出商说,在上海演唱会消息已放出去,票房蹭蹭的往上冲,赚钱拼的是项目。在北京,再好的项目都被“吃拿卡要”给毁掉了!蹭票成了阻碍音乐家发展以及音乐产业链最大的毒瘤,不铲除的话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张北音乐节可以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做这样不讨好的事情,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无论成功无否,张北草原音乐节的主办还是值得我们支持的,花钱看演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弄得这么惨兮兮,真的是音乐行业的耻辱。
音乐节上的个人习惯,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要随手丢弃垃圾,这是国人的一个陋习,去看演出不买票,同样是陋习,想办法改掉自身的毛病。才是对整个音乐产业最大的支持,有了大众的支持,中国的音乐节才有机会与世界音乐节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愿音乐节不要像音乐产业那么快就进入寒冬。(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