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说,想必有人不服气了,《想跳就跳》这些小品,主角最终不是都受到教训,误会冰释,知道自己错了吗?
不对,这叫“光明的尾巴”,是硬安上去的,改变不了整个节目的基调和氛围。从前古人批评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劝(鼓励)百讽一”,说的是他大肆铺排,极力描摹皇家园林的壮美豪华,渲染帝王的奢侈享受,结尾来几句道貌岸然的讽谏之言装门面,毫无诚意和效果。我看上述小品也就是司马相如的老谱。你会相信“蔡明”这种人的幡然改变吗?影响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是她大段大段的语言动作,不是最后那个姿态。
我不明白,男女老少一家共赏的除夕节目,据说讲究营造欢乐祥和气氛,这些毒言恶相胡搅蛮缠,好玩吗?可乐吗?即使社会上确实有狐疑气氛,就像毒雾霾弥漫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也不能欣赏它助长它,不能把有害当有趣。
“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春晚”是电视时代的新文化传统,我还是欣赏传统的美德:“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做学问于不疑处有疑,待人于有疑处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