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演员年轻势力崛起
与观众热爱题材的转变相对应,能够带动收视率的演员也出现了新旧更替。今年上半年,对收视有所贡献和提升的演员,大多是年轻的偶像型演员,如唐嫣、袁珊珊、陈乔恩等,剧集与演员达到双赢。虽然诸如陈道明、陈宝国等实力派演员市场分量十足,但是剧集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收视竞争力。网络人气渐渐侵蚀影响传统市场的舆论。当然,有些电视剧纯粹以题材取胜,演员则很难借剧提高知名度。
C.播出平台垄断化
还有一个现象是,去年的榜单上,湖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卫视皆有剧集上榜,还算是百花齐放,不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榜单,几乎都是湖南和江苏的剧交相辉映,播出平台呈现垄断趋势。而这两家卫视也渐渐地成为雷剧产出平台,借助平台优势,雷剧的土壤也越来越丰厚,使外界忧虑。目前这两家电视台的《新洛神》和《天天有喜》两部大雷剧也正在大打摆台,在其夹击之下,大剧《精忠岳飞》的收视率始终过不了1。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多家竞争才有利市场繁荣。
业内解析
传统大牌和新晋导演各有优势
权威营销机构纬岭公司创始人彭福利表示,“观众口味肯定在变化,什么是真正水准这个很难用个固定标准来衡量。例如《武林外传》是否大剧,我相信很多人有不同看法。电视剧我认为是个大众文化娱乐产品,现在可能过多偏向于娱乐,文化考虑得少了,这也和现在观众的需求变化有一定关系,年轻的观众可能更看重娱乐效果,对于过于严肃的题材、情节,年轻观众可能缺少耐心。另外现在媒体多样化环境下,宣传和推广也很重要,不少好剧因为这方面做的不足导致整体市场反应欠佳。”
彭福利表示,“传统大牌和新晋导演各有优势,而后者比较擅长更多从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对营销宣传更重视。正剧大剧一定会有市场,但是制作方应多考虑当前观众希望看什么样的剧,郑晓龙利用网络小说拍摄出《甄嬛传》获得非常大的成功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目前市场繁荣但难出经典
负责影视剧市场咨询的某公司负责人称,“以往不仅给予新人的机会少,连带电视剧所呈现出的审美风格也更新缓慢。大量热钱涌入后,电视剧制作门槛进一步降低,给了更多新人和新公司机会,审美进一步多样化,新的审美潮流形成。不过这种市场的繁荣,难出经典,因为审美流行的周期缩短了。”(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