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
一
一年前,江艺平拂袖而去,江湖哀叹“南方已死”。一年后,南方报业通过文章出轨事件展现了存在感,证明自己实力犹在。走上前台的,已经不再是“铁肩挑道义”的调查记者,而是一支另类的突击队——娱乐记者。这支潜伏了数月而获得致命证据的队伍,同样堪称“铁军”,其领军人物南都周刊主编陈朝华,可是拿着做调查新闻的劲头搞娱乐的。所以,陈朝华回应文章时说,“我们只是在进行新闻报道……我们一直很敬业,不是在玩。”
多年前,我拿着简历去南都周刊找陈朝华。他坐在289号大院19楼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虽然他婉拒了我,但给我的印象很不错——儒雅、温和,很有修养。当时,他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南都周刊时政部分,心忧国家大事,算是个典型的南方报人。一番寒暄之后,他还很激动地跟我说,感谢我对南都周刊的欣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陈朝华开始转型,向娱乐新闻疾步前进。这个转身并不华丽,一个新闻圣徒变成了“狗仔司令”。在与文章的纠缠中,陈一口咬定自己是“用心做新闻”,但他目前的角色却与初心差距万里。他虽然让一本杂志起死回生,但他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或许永远失去。
“一份杂志起来了,一个诗人死了。”南方报业的老同事这样评价陈朝华。
二
娱记这一称呼,从来带有争议。以前,我认识南方报社几个跑明星新闻的记者,一直都坚称自己是“文化记者”,主攻的是电影、音乐领域。如果有人失口称他们娱记,那可得罚酒一杯。至少在强调记录历史进程的289大院里,人们只认深度报道的英雄。
加上,在报业效益蒸蒸日上的时代,纸媒仍是强势媒体,几乎不需靠娱乐新闻吸引眼球。每逢开会评报,报社领导总爱宣称自己做的是“大时政”、“大文化”。娱乐新闻呢?可能只随便点评两句。好稿奖、好版面奖,几乎都轮不到娱乐新闻。
但现在,形势已变。一来,受互联网的冲击,纸媒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二来,新闻监管更严,领军人物如江艺平等隐退。南方元气大伤,昔日的拳头产品——调查报道,已经失去七成功力。在马航事件上,中国媒体完败,南方报社几乎没有建树。原因很简单——倾斜的舞台,谁能起舞?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律,报业越是式微,娱乐新闻越重要。当“大时政”、“大文化”不能吸引眼球的时候,便是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之时。昔日自称“文化记者”的那几个人,现在也很坦然自称是“娱乐记者”了,有时甚至还自称“狗仔”。他们现在振振有词:“娱乐大众嘛,歌舞升平多好。”当调查记者每月工分节节下降之时,娱乐记者的小日子倒是有声有色。
香港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再牛的政经大报,也不敌娱乐八卦杂志。香港书报摊最显眼的,永远是明星绯闻。这恐怕是一个逆淘汰——有节操的败给无节操的,有底线的败给无底线的,有文化的败给无文化的。有一天偶遇一位香港八卦杂志的“狗仔”,与之攀谈,发现他竟毕业于某名校古典文学专业。问他为什么要做“狗仔”?他也没有不好意思,大手一挥:“搵食遮!”
放下所谓的使命,轻装上阵,先谋取“活下去”。陈朝华就是这样。当南都周刊时政版路越走越窄之时,只能靠娱乐新闻突围了。
三
做文章出轨这个新闻,除了给民众一个视觉刺激外,有什么现实意义?至少我认为没有,相反,我非常同情文章。这个明星因为私生活问题,成为亿万人的出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