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从2008年开始,陕西方言作为一种现代音乐的语言表达形式,突然开始频繁出现在电台里、唱片店中、音乐节上……在这股风潮中,来自延安的马飞,用他特有的自嘲式幽默和平实接地气的歌词,成为了国内乐迷喜闻乐见的民谣歌手。“有陕西人的地方,就有马飞的歌”——这便是对他的音乐最好的描述。不过,用方言演唱就能成为音乐人的出路吗?别急,马飞会告诉你,“形式是枪,心才是子弹。”
大家现在把你和黑撒、王建房、玄乐队称作“陕西四大方言法宝级乐队”,你觉得你的音乐和另三组艺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马飞:首先可能是音乐风格的不同,我后来的音乐在编曲上更趋向民谣化,在歌词上可能口语化多一些。我自己不太喜欢或者说不太擅长抒情式的表达,有时候会觉得难为情,所以选择现在这种表达方式,我就觉得很舒服。
原本我们潜意识里可能会觉得,方言的东西很难被其它地方的人理解和接受,结果发展到现在来看,反倒是这种方言的、本土的、民族性的东西越来越受欢迎,你觉得这种现象或风潮的产生其原因在哪?是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吗?
马飞: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上大学的时候听了很多西方的摇滚乐,当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牛逼的音乐,同时也觉得自己很土,所以努力地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洋气的人,于是就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很洋气的音乐。后来渐渐发现,其实自己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你出生在这里,你就是爱吃葫芦头什么的,为什么要去装一个洋气的人呢?后来我就去做一些自己觉得内外统一的音乐,觉得很舒服,不会感到惭愧或者难为情。我觉得这种风潮的产生首先应该归结于音乐人的改变,当他们肯做出一些不太一样的音乐时,大家自然就会听到并接受。(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