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当导演、发布手机、开展巡演、走进电视综艺节目,但从2005年之后,他没出版过一张新唱片。他希望与时代互动,但他需要新作品。21年之后,崔健第三次站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的舞台上,抱着吉他,戴着那顶缝着红色五角星的白帽子。
“现场有谁是92年那次来的?”崔健问完,台下一片狂呼。1960、197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记得1992年的那场演唱会——“新长征路上的摇滚”。2013年4月13日的这场演唱会名叫“蓝色骨头”,是2005年崔健专辑《给你一点颜色》的主打歌,也是那一年,崔健第二次在五台山体育馆登台,问了同样的问题,“现场有谁是92年那次来的?”当年,崔健44岁,他说,“人生开始走B面,越活越年轻开始倒着走”。但2005年之后,崔健再没出过新唱片。
近年,关于他的新闻并不少,但大多与音乐有些距离,比如,他自编自导的电影《蓝色骨头》即将面世,他的3D音乐纪录片电影《超越那一天》也将上映,还有,今年他将推出自己的个人主题定制手机。
在公开场合,崔健常常乐于表达自己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与思考,他说,“‘蓝色骨头’应该属于你们80后”“你们80后、90后能听懂我说话”“80后听不懂,我就说给90后,90后听不懂,我就说给00后”……
“蓝色骨头”演唱会这天,即将52岁的崔健卖力地唱足了两个半小时,台下,有人挥着红布声嘶力竭,也有人平静地坐着。有人问“现在中国的摇滚乐怎么样”,崔健在台上自问自答,“我说,凑合!”
做手机的崔健
2012年11月24日,崔健在大连个人演唱会上宣布,即将推出个人主题定制手机——“蓝色骨头”。很快,有人评价,老崔在围绕“蓝色骨头”打造一条娱乐产业链,从歌曲到演唱会,再到电影和手机,转型“艺术商人”。
但崔健则说自己“完全不懂商业”,他把这款手机定义为“手机功能的文化载体”——“手机不是严格意义的手机,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网站,是限量的,对我来说,是一个全面发出自己信息的小载体。”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解释。
大约两年前,辽宁欧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谷”)找到崔健,希望合作推出以他为主题的限量版手机。此前,欧谷推出过两款定制手机,合作对象分别是上海世博会和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次选择崔健,原因很简单,公司决策者是1960年代生人,是个铁杆“崔粉”。
崔健同意合作也是因为达成共识:智能手机是未来音乐发展的重要渠道,用这种新方式表达、传递音乐。
欧谷定义这款手机为“移动唱片”,其中内置了很多崔健的音乐以及未曾发表过的老照片和视频,还为这款手机开发了专属APP。
而在公司的其他人看来,崔健在当下的音乐市场过于小众,商业价值不高,“但是,第一,公司决策者是‘崔粉’;第二,公司觉得‘崔健’会发展成一个精神符号,对于文化衍生品、创意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崔健比当下的流行明星会更具持久性”,欧谷公司销售负责人赵利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前期的筹备时间很长,欧谷一直在公司内部讨论这件事。他们提出的创意很多,比如在国外寻找对中国的流行文化感兴趣的设计师,针对崔健陆续创造一些周边文化产品,手机是第一步。
但用崔健的话说,自己对做手机这件事没花任何心力,只是授权。对手机的设计和推广,过去一年来,只提出了两点要求:符合当下主流的商品属性、硬性条件;更多地凸显摇滚乐、摇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