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老年人要慎重参加“保健讲座”

老年人要慎重参加“保健讲座”

2012-06-01 17:08:11

  近日,山东诸城市一位年近70岁的刘先生和老伴来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刘先生说,一天早上他和老伴在广场上晨练,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发宣传单,就随手拿了一张。这位年轻人介绍说,北京某军医科大学刘教授在当地某宾馆搞讲座,对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进行免费保健宣讲。晨练结束后,刘先生就想去了解怎么治疗心脑血管病,便来到这家宾馆。

  进去一看,刘先生发现这个讲座吸引了近百名老年朋友,刘教授正在宣传某胶囊的良好功效,说对治疗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心脏功能差等病症有奇效。刘先生心脏不好,听了之后觉得很适合自己,再加上宣传人员的竭力劝说,便花了7680元买了10盒。

  “我原本想回家取钱,然后再回来取药。结果宣传人员说不用了,他们说要把我送回家,顺便拿钱就行了。我就答应了。”刘先生说,回家后他便拿着存折到银行取款,把7680元钱交给了宣传人员。

  当天下午,刘先生的子女下班回家后得知这件事,赶紧把保健品拿出来检查一遍,然后又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确认这伙人是冒充专家、教授高价销售药品的惯犯,专门骗取老年人钱财。刘先生一听着急了,马上拿着保健品去退,结果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一气之下,刘先生便投诉到当地消协,希望能讨个说法。

  接到投诉后,诸城市消协与公平交易局联合进行了调查,得知这些所谓的“免费保健讲座”不过是一些江湖游医搞的诈骗活动,他们无任何正当手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相关部门的查处带来很大难度。这伙人抓住当今老年人有一定经济基础,渴望身体健康的心理,以免费服务为借口,打着所谓的“专家”、“教授”蒙骗老年人,甚至对保健品冒用药品大肆宣传其功效,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消协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参加在酒店开展的各类不知情的“专家保健讲座”和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不要参加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旗号,利用免费体检的办法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医疗器械的活动,尤其不要轻信“专家”介绍和广告里对保健品的神奇效果。

  此外,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要查看是否有商标、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和批准文号,并查看是否与广告宣传功能一致;购买后必须索取正规发票,以防出现纠纷时有据可依。(华商网)

  • 相关阅读
  • 墙体开裂地面沉降 恒盛地产多项目陷质量危机

      “马上要到雨季,地面又该出现下沉了。”家住恒盛欧洲公馆项目的杨先生,指着小区几处已出现明显沉降的地面说道。  去年5月,恒盛欧洲公馆开始交房,随后却因墙体开裂、车库漏水、地面下沉等诸多质量...

    时间:06-01
  • 济南一市民轻信“保本”理财 120万积蓄只剩44万

      济南一市民受“高息”诱惑,将120万元资金交给一投资公司打理,4个月后却赔了76万元。  市民李先生说,2011年11月,他看到一家投资公司的广告,称“保本保收益年息12%起”。经了解,这家公...

    时间:06-01
  • 千条短信输送成本被指仅1元 运营商获利99倍

      对标价一毛钱的商品计较贵贱似乎有些挑剔,但如果它的成本只有一厘呢?  本周“经济参考微话题”是,据业内人士称,通信运营商的短信输送成本为每千条一元,暴利惊人。  博友表示,短信暴利缘于通...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