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上海曝光“染色瓜子”:泡半小时就“变脸”

上海曝光“染色瓜子”

2013-02-20 15:05:18

  南京某地产炒货企业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在标注时名称与内在成分必须相符。“像瓜子中如果没有绿茶成分,只是用食品添加剂调味,就不能叫绿茶瓜子,只能叫绿茶味瓜子,以免造成误解。”

  但是根据国家标准,工业明矾、石蜡还有滑石粉,这些物质是不允许添加的,因为它们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很多人在吃瓜子时,都吃到过“臭籽”。可你知道吗?这种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肝癌。那么,哪种瓜子中的“臭籽”特别多呢?

  近日,搜狐网健康频道的一项调查显示:网友在买瓜子时,最常遭遇的质量问题依次是:霉变、炒焦、虫蛀;超过80%的人吃到过霉变的瓜子;在瓜子的品牌选择上,36%的人会选择散装的瓜子,其次是洽洽瓜子。搜狐网健康频道还对洽洽、金鸽、老奶奶等8个品牌袋装瓜子的瓜子仁大小和质量进行了评测。结果发现,“徽记”的瓜子仁最大,“张二嘎”的最小;同样是100克瓜子剥出来的瓜子仁,“真心”最少,“徽记”最多;“洽洽”的“臭籽”(发霉、出芽、虫蛀)最多,其次是“张二嘎”,最少是“口水娃”。其中,洽洽瓜子的“臭籽”率接近20%,也就是说,5粒洽洽瓜子中就有1粒“臭籽”。

  也有不少网友在自己的微博里贴出带虫眼的洽洽瓜子图,甚至还贴出了瓜子中含有扣子、玻璃碴的图片。

  针对这一结果,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二级营养师王旭峰指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至于虫蛀的瓜子,已经遭到了生物污染,最好不吃。

  洽洽回应:

  100粒瓜子找不出1粒霉变

  针对该事件,洽洽食品在2月18日回应称:一、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瓜子类产品属于农副产品,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虫蚀,依据SB/T 10553-2009 《熟制葵花籽和仁》标准中感官要求规定,烘炒葵花籽虫蚀粒应≤1.5%。公司一直严格执行此标准并在生产过程中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内控标准。

  南京企业揭秘:

  小作坊原料冷藏两三年易“臭籽”

  “葵花籽生长过程中有虫蚀,臭籽其实就是坏瓜子 的意思。”南京一家地产炒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臭籽主要发生在原料环节。正规企业会定产定销,每年10月份进货,原料通风干燥冷库保存,用到第二年9月份。

  瓜子“臭籽”后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正规生产过程除了人工挑拣,还会通过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来控制“臭籽”。

  “原料买回来要挑拣,去掉坏的,小作坊可能就省掉这一环节。有的还把原料冷藏两三年,臭籽率高,瓜子就容易霉变。”该人士称。

  检查

  南京正规企业没啥事 小摊贩却几乎没人管

  记者从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南京有正规炒货加工企业48家,在以往检查中未发现炒货生产企业违法添加明矾和滑石粉情况。

  南京市质监局2012年共对全市炒货生产企业产品开展监督检验95批次,合格93批次,合格率为97.89%,未发现非法添加,也未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的情况。

  但在2010年的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南京天后炒货厂滥用焦亚硫酸钠的违法行为,市质监局当年即对该企业依法查处,并吊销企业生产许可证。

  但需要说明的是,质监部门检查的都是QS产品,即南京本地正规企业的产品。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小摊贩并不在检查范围内。而工商部门表示,对企业的产品检测比较容易,对小摊贩尤其是流动摊贩的瓜子进行检查难度非常大,这需要拿样品进行一一检测,“平时很少有这么做的。”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