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公开展现参加“冰桶”挑战的“湿身”过程。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自己公司的内部活动上,让自己来了个透心凉。邀请库克参加游戏的是他的下属、苹果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
从盖茨挑战“冰桶”的视频中可以发现微软最新平板电脑Surface Pro 3的身影,网友称盖茨在做公益时还不忘给自家产品做代言。
8月13日,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应新泽西州州长挑战将一桶冰水从自己头上淋下,他表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慈善,并挑战比尔·盖茨。
往自己身上浇一桶冰水,然后点名邀请别人接力,这是最近风靡全球科技圈的慈善活动“冰桶”挑战,目前这桶冰已经浇到了国内。截至8月18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土CEO古永锵等国内科技大佬纷纷加入“冰桶”挑战行列。昨天下午,周鸿祎公开展现“湿身”过程,并点名投资人徐小平、腾讯CEO马化腾、魅族创始人黄章接力。
“冰桶”挑战是为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筹款而发起的接力游戏。史蒂芬·霍金就是ALS患者。“冰桶挑战”的规则是,受邀参加挑战的人浇一桶冰水在自己身上,并拍下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然后再点名邀请3人继续接力,被点名的人如果要是24小时之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向ALS协会捐款100美元。
目前,国外参与“冰桶挑战”的科技界名人有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苹果CEO库克、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等。
根据美国ALS协会官网发布的数据,自7月29日活动展开至8月16日,“冰桶挑战”已收到超1000万美元捐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0万美元。
“冰桶”挑战全球开花,不少网友表示,这些名人的行动炒作意义大过公益。有网友认为,大佬们“湿身”后,都不忘在微博上发表感言,顺带宣传一下公司在公益事业上的投入。但也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不管是不是在作秀,大佬们的参与实实在在地为ALS增加了影响力,扩大了宣传。即使从现在起,关注公益事业,也比永远不关注好。(记者林其玲)
- 相关阅读
-
北京首套房贷款9折利率优惠再现市场
(记者袁晓澜)昨日,链家地产与中信银行宣布,通过链家地产购买二手房的购房人申请中信银行贷款,北京首套房将可享受利率最低9折优惠。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打折银行仅为少数,信贷尚未有实质性松动,市场后劲能否持续仍待观察。...
-
人民日报谈央企领导职务消费:凭啥我的资产他请客
业内人士指出,当今一些央企存在高管职务消费公开透明度不够,项目杂乱、支出随意、管理失控等问题。...
-
国家能源局:弃风弃光严重地区要控制新能源规模
鉴于我国新能源发展中弃风、弃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1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上表示,弃风弃光严重的地区就是要控制规模。...
-
自主创新企业将获政策支持
发改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3号)进行修订,形成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并于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食药总局:依生生物制药生产存严重问题
食药总局19日称,近期,网上出现举报辽宁省沈阳市的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批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问题。检查发现,该企业的无菌保障关键环节存在严重问题。随即,食药总局审核查验中心组织对辽宁依生公司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
-
房贷九折利率重现北京市场
在全国楼市成交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房贷九折利率重现市场。链家方面告诉记者,以200万元20年期贷款计算,如果是基准利率的话,月还款额为14971元/月,利息总额为159.3万元;如果享受九折利率,则月还款为14208元/月,月还款节省763元/月,可节省利息支出18.3万元。...
-
能源局再调政策“兜底”分布式光伏
“根据实际情况,调研拟订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财政补贴政策微调的可行性和具体办法。不容忽视的是,分布式光伏的融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产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欧美等海外市场围追堵截等内忧外患都还存在。...
-
规范国企高管薪酬也要百姓看得懂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唯有越来越多的民意渗透其中,才能使国企高管薪酬避免“上头说了算”的单一化,让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变得更加合理与科学。...
-
房价下行也需“软着陆”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2428元/平方米,环比减少2 .4%,同比增长3 .3%;7月份成交均价比6月份下跌了540元/平方米。...
-
管住乱花钱“透明财政”还须更给力
近期,媒体接连曝光一些政府违规支出的新闻,从“与民争景”的豪华培训中心藏匿“发票腐败”,到贫困县偷建占地百亩的豪华行政大楼,政府乱花钱歪风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约束政府花钱的制度还有待完善,开支需要进一步透明。还要在“晒细账”上多下工夫,扩大公开范围和内容,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