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上市后阿里员工真“暴富”了吗?没你想的那么神

2014-09-22 15:18:31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上市后阿里员工真“暴富”了吗?没你想的那么神

  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一条陡峭的崛起线,刻画出开盘价从68美元,向92美元暴涨的路径。市场对这家电商巨无霸的认可,也催生出不少新的猜想,比如,暴涨之后的股价,将造就多少持股员工新富豪?

  阿里造富没你想象的那么神

  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中流砥柱者,“票子”意味市场的认可,“位子”标识自我的实现。两者,一个都不能少。

  上市之前,就有好事者算过这笔“造富效应”。一种算法是,阿里员工2.6万人,就算按照IPO预估价66-68美元算,员工股总计将达413亿美元,人均财富159万美元。另一种冷静的算法是,绝大部分股票和期权,可能为最重要的1000名员工获得,假设他们拿到了90%,就相当于得到了50亿美元的股票,平均每人也有500万美元。

  显然,这些都是过于理想化的计算。有媒体做了普及,原来,员工期权价值=(单股票价值-行权成本)×股份-税费。股票价值超出了预期,未来可能还有上涨空间,这是积极因素。但是,行权成本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阿里此前曝出不少员工股私下流通,已被爆炒了数倍,行权成本也相应提高。而且股份的换算,也需要除以相应基数,势必还会缩水。最重要的,税与费存在较大弹性,美国税法规定,不满1年的持有期,税率最高达39.6%,并且,阿里对股票还有“优先回购权”,相当于又增加了一笔交易费用。

  因此,阿里上市不会带来那么夸张的神话。对于员工来讲,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而对马云来讲,企业整体激励机制的战略设计,尤为紧迫。

  一则,身处高位的管理层,收益最丰厚。但是,他们也最没动力抛股、变现,去享受。因为他们早就拥有了类似的待遇,期权也在预期之中,做出改变选择的动力,更多是来自对事业的另类追求。二则,身处底层的普通员工,要么入职未久,要么股份有限,加上税费、持有年限的限制,几乎吃不到太多掉下来的馅饼。其实,冲击最大的,还是中层骨干。他们职业选择的空间更大,套现用钱的动力更足。

  一个好的薪酬激励,应当给员工以合适预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相互绑定、相互砥砺。比如,在上述的公式中,加入时间的变量,使得离职时间越晚,获得的财富相应越多,以此形成对忠诚度的保护。特别是,中层员工往往上有天花板,下有再择业的机会,对其积极性的调动,更应“位子”“票子”互动起来,让他们对自己成长的预期,与对企业未来的信心,糅合在一条轨道之上。个中技术,考验马云的驭人之策。

  说到底,兴办企业,还得讲究义利之辨。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中流砥柱者,“票子”意味市场的认可,“位子”标识自我的实现。两者,一个都不能少。

  □延雪平(财经评论人)

  阿里的成功可否复制

  人们猜测下一个阿里巴巴可能出现在健康、文化还是生物产业,其实不必猜测:哪个市场领域简政放权快,哪个市场领域就可能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在全球最重要资本市场的成功,既不同于中国国有资本企业海外上市的路径,也与其他中国概念股企业所受待遇大相径庭。这场豪华的IPO盛宴,既为阿里巴巴成为世界级公司作了正式命名,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阿里巴巴的成功能够复制吗?

  成功的故事通常无法复制,但可以借鉴。企业创始人及其战略合作者的个人风格、资本运用能力、产业形态等成功模式的差异化,马云的坚韧、孙正义的远见、整个公司的理想主义色彩等已被反复总结,但阿里巴巴的成功不全然是个体因素决定的结果,时代构成的市场背景和政策背景同样起到了孵化作用。这种孵化有时是正向激励,有时是反向激励,但都对锻造阿里巴巴起到了关键作用。

  马云开始创业时,正值互联网风生水起之时。互联网和传统消费产品以及服务业的结合在国外已有先例,在国内尚少人问津,这为阿里巴巴后来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在产业政策层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前景的判断,对于创造就业岗位的预期,部分也出于对电子商务监管缺乏经验,“闲不住的手”很少进入早期电子商务领域,这让电子商务领域成为具备完整市场形态的处女地。强调包容而非监督,极大降低了阿里巴巴的发展成本,而其外资企业的属性,又进一步减少了从公司结构调整到资本腾挪可能遭遇的风险。

  资本市场则从另一个方向推了阿里巴巴一把。国内资本市场基于保护国内投资者的理由,对互联网公司上市持股计划提出了苛刻要求,这迫使互联网企业转向海外市场,并学习和适应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在香港成为公众公司然后私有化,再在美国成为公众公司,这一曲折过程既表明也折射出国内资本市场规则对于企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也表明阿里巴巴对国际化资本市场的认识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企业家主导企业的情况下,这种与资本市场的磨合成本,可以控制并最终收回。

  由企业家主导而非政府监管主导,壮大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是阿里巴巴成功的另一个奥秘。这是一个可以由政府主导复制的模式。今天,人们在猜测下一个阿里巴巴可能出现在健康、文化还是生物产业,其实不必猜测:哪个市场领域简政放权快,哪个市场领域就可能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

  • 相关阅读
  • 楼继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着眼于综合性目标

    原标题:楼继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着眼于综合性目标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0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会议期间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平稳增长,中国宏观经济...

    时间:09-22
  • 交行ATM取款机扣款不吐钱影响京沪等全国多城市

    原标题:交行ATM取款机扣款不吐钱 影响京沪等全国多城市   昨天下午,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市民反映,交通银行ATM取款机出现吞卡、取款吞钱等现象。昨天下午5点49分,交通银行方面发布消息称,昨天下午,该行业务...

    时间:09-22
  • 央行鼓励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政策框架基本建立

    原标题:央行鼓励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 政策框架基本建立   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继续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

    时间:09-22
  • ETC全国联网设备价格遭哄抬财政投资或增加30亿

    原标题:ETC全国联网设备价格遭哄抬 财政投资或增加30亿   为完成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这一既定目标,交通部要求相关部门立下“军令状”。各地对ETC联网展开运动式推进,这成为供应商的一场盛宴。ETC设...

    时间:09-22
  • G20会议商讨增长战略将额外增长目标下调至1.8%

    原标题:G20会议商讨增长战略 将额外增长目标下调至1.8%   为期两天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1日在澳大利亚海滨城市凯恩斯结束,会议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G20全面增长战略、长期投资等问题。保增长、...

    时间:09-22
  • 实体经济指标显示增长比预想好货币政策难迎宽松

    原标题:实体经济指标显示增长比预想好 货币政策难迎宽松   尽管统计局的8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多家机构下调了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 D P)的同比增长预测,但是从工业用电量、企业中长期贷款及铁路货运量三大实...

    时间:09-22
  • 第二届中国财经领袖年会暨中国财经年度人物推介在京启动

    原标题:第二届中国财经领袖年会暨中国财经年度人物推介在京启动   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网和《财经国家周刊》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财经领袖年会暨中国财经年度人物推介活动于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   ...

    时间:09-22
  •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原标题: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 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近期多地老板跑路频发,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大幅增加,凸显部分地区民间融资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民间融资风险既受经...

    时间:09-22
  • 中石油报告:世界石油新版图浮出水面

    原标题:中石油报告:世界石油新版图浮出水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油砂、盐下油和页岩油气资源成为能源“新宠”,全球能源格局轴心已出现由中东向西半球转移之势,世界石油新版图...

    时间:09-22
  • 联合国环境署前主席:应将生态系统服务算作GDP一部分

    原标题:联合国环境署前主席:应将生态系统服务算作G D P一部分   日前,在第五届(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署前任主席劳伦斯·布鲁姆表示,应该将生态系统服务算作G D P的一部...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