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松绑外资: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 负面清单宜统一

松绑外资: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 负面清单宜统一

2014-10-22 07:47: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国内多省市采访获悉,虽然曾经享受过税收、土地、水气电优惠,但目前一些外企却遭遇不少管理体制障碍。

  审批复杂监管简单

  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李亦和外资审批处处长庞文中反映,不少外企认为中国法律政策中审批、管制太多:比如西门子公司认为针对外资的审批政策太复杂;一家美国医药企业说,在中国拿一个抗癌药物的批号需要6年,但很多中国药企却在倒批号。成都一家外企反映,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审批效率高,股权变更等手续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办好,而放在其他地方一般要半年才能办好。

  国内一些产业指导目录对外资也管制颇多。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举例说,虽然国内报警器产业是充分竞争、完全民用的,但投资目录却是管制的。

  苏州市商务局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徐元吉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审批制+产业指导目录的模式,即对允许准入和限制准入的行业一律实行审批制;其中限制准入的行业还要按照不同的产业政策履行各种前置审批。这是一种程序性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与实体性规范(行业政策)叠加的二元结构,多个行政机关依据不同的程序性规范和行业门槛,对外资进行普遍的多元行政审批。

  与复杂的审批相比,事中事后监管却相对简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反映,很多外企以为审批和监管都是商务部门的事,但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外资管理体制,对外企监管的部门和制度实际上和对国内企业监管是差不多的,这种重审批轻监管的环境,让政府少了“去审批化”改革的动力。

  法律落后政策模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相继出台,但现有涉及外资的法律体系已跟不上时代变化。

  徐元吉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制定实施的外资三法,现在不但部分条款与其他现行法律冲突,而且法理逻辑性、作为特别法的调整对象和范畴、对经济发展现状和改革目标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认为,涉及外资的金融管理改革有的很难执行。比如跨国公司人民币跨境双向使用的业务,跨国公司母公司下面两家公司,不能直接向对方借贷,必须通过银行;后来人民银行同意改革,集团母公司可以在自贸区设计一家新企业,由这个企业当中介,两家可以通过它借贷。但是企业却反映这样提高了成本,原来需要交一笔营业税,现在是两笔,还不如找银行。

  王志乐说,现在除了外资三法,一些涉及外资的部门规章制度和产业指导目录,都是各部委自行制定的,里面交叉重叠很多。

  此外,不少外资企业反映我国制度政策透明度、稳定性不够。上海美国商会的《2013年度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显示,72%的企业称不明确的法律及监管环境给它们带来了困难。

  “出台一个法律文件,很多外国人看英文翻译都看不懂,要我们解读。”朱民说,“有个针对外资旅行社的例子,其中法律条文说‘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合资旅行社从事台湾以外的旅游’。外国人和我讲,一开始以为‘符合条件’的意思是没违法的,后来一查才知道是指设立两年以上的,他们问为何不直接写清楚呢?”

  负面清单宜统一

  专家呼吁,要以外资三法修订并轨作为下一轮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以负面清单改革为抓手,厘清产业指导目录与部门规章限制,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外资适度“松绑”提升其积极性。

  王志乐说,外资三法修订的最核心内容,就是适应下一步将全面推开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他认为,未来如果要想加大外资在华积极性,可以考虑将外资三法与公司法进行并轨,未来外资、中资企业管理最好能够统一。

  徐元吉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负面清单,清单外搞单纯备案制,清单内搞行业审批+商务备案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国搞统一的负面清单,外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部门规章存在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面对目前各地政府“负面清单热”,一些商务部门官员认为,各地不能各自为政。如果现有相关行政审批制度、市场开放限制及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存续有效,地方负面清单没有上位法律或者高阶法规支撑保障,就将无法奏效,各搞各的,可能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

  上海自贸区的一位官员说,各地政府单独做负面清单是有风险的,因为没有法律支持,外资涉及法律问题将很难打官司。

  • 相关阅读
  • 重庆经济前三季度高质量增长

    解读 前三季度重庆经济增长与全国保持同步,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而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解读 数据显示,重庆开放型经济稳定向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确保了重庆对外经济在进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保持了高增长。...

    时间:10-22
  • 西北重工业转型升级 老国企传递蓬勃发展信心

    昨日,采访团一行结束了甘肃段采访,在重工业熠熠生辉的甘肃,先后采访了白银集团、金川集团和兰石集团。...

    时间:10-22
  • 旅游购物点宜彻底关停 净化旅游行业

    彻底关停旅游购物点,是切除旅游行程中的“肿瘤”,绝对不会伤害到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会影响游客购物。购物点牵扯太多利益共同体,下决心切除,将会大面积净化旅游行业。在偏僻山路边的那些购物点,有游客来热热闹闹,一片繁忙,旅游大巴一走,随即关灯停歇一片死寂。...

    时间:10-22
  • 三季度增速回落 对GDP增速回落应有定力

    只要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就应用改革培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对GDP增速回落越有定力,就越能对经济前景作出准确判断,同时抵御住种种重启刺激的喧嚣。只要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就应视作能够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时机,用改革培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时间:10-22
  • 中国须适应GDP增速减退“新常态”

    今后的中国经济增长虽然仍能够保持一定速度,但受内外市场的制约,已经不可能重现以前那种高增长的盛况。今后的中国经济增长虽然仍能够保持一定速度,但受内外市场的制约,已经不可能重现以前那种高增长的盛况。...

    时间:10-22
  • 苹果大中华区营收环比再度下滑

    (记者陈白)苹果公司10月21日凌晨公布其最新季度财报。销量方面,苹果第四财季共售出3927.2万部iPhone,比上一财季的3520.3万部增长12%,比去年同期的3379.7万部增长16%。...

    时间:10-22
  •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仍处在合理区间

    昨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京参加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的各经济体代表团团长。澳大利亚财长霍基代表与会25个经济体及国际组织表示,中国经济的成功不仅是亚太的福音,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10-22
  • 文明旅游考核机制 导游成为监督重点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昨天透露,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将文明旅游工作列入考核重点,建立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的检查考核机制,对旅行社和导游领队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

    时间:10-22
  • 第三季度空气质量最差10城市 京津冀占9席

    综合第三季度的整体情况看,全国74个城市仍无严重污染,但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下降,为79.1%,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6.5%,重度污染为0.7%。三季度,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5.4%;也就是说92天中,平均约有50天空气质量处于达标状态,比去年同期略多了7.6天。...

    时间:10-22
  • 甘肃三农民私分扶贫款 22万元涉案资金已追回

    “甘肃省庆阳市三人私分国家扶贫款,因分赃不均自曝丑行”的文章近日在网络中被大量转载。网曝称:甘肃庆阳三人私下互相商议,违规申请国家养殖项目扶贫款,款项获批后,22万元项目款被一人私吞,分赃不均招致不满,其中一人自曝丑行。...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